回归文本:深化面向“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057 浏览:50092

摘 要:只有深入解读经典文献,并从中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宝贵财富,才能更有助于对问题的整体把握、系统分析和有效.通过解读文本,可以厘清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念精华(理念澄明),为现实问题的分析提供基本思路;通过鉴赏文本,可以确立现实问题的分析框架(确立框架),分析问题的成因、实质和之道;通过品味文本,可以从经典作家的治学情怀中获得现实启示(重获启示);通过挖掘文本,可以寻找到理论研究的适当切入点.

关 键 词 :回归文本;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5-0039-04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潮.在这场学术盛宴中,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显露出自身独有的魅力,并受到诸多学者的普遍赞誉,逐渐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同.这不仅表明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界的“现实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逐渐增强,而且也反映出诸多学者试图冲破“紧跟西方”的研究藩篱和构建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决心与信心.故而,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路,成为学者们格外关注的对象,并产生了诸多学术成果.然而从总体上看,此研究理路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表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成果的“前提性”倾向突出,即大多囿于研究路径的前提性和技术性问题(可能性、合理性、内在原理等);二是研究成果的“模式化”倾向突显,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已有理论模型“硬套”中国现实,以致所得结论难以有效问题.因此,不断深化此学术路径,就成为当今学界应当关注的迫切问题.笔者认为,回归文本并彰显其固有魅力,是深化此研究理路的基础.

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关涉、本质澄明与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无论是“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消灭哲学”[1]9、“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220等经典命题的提出,亦或是对时代脉搏、国家状况和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把握,无不证明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以往思辨哲学的发展之路.然而,注重问题研究不等于忽略文本解读.只有深入解读经典文献,并从中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宝贵财富,才能更有助于对问题的整体把握、系统分析和有效.通过解读文本,可以厘清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念精华(理念澄明),为现实问题的分析提供基本思路;通过鉴赏文本,可以确立现实问题的分析框架(确立框架),分析问题的成因、实质和之道;通过品味文本,可以从经典作家的治学情怀中获得现实启示(重获启示);通过挖掘文本,可以寻找到理论研究的适当切入点.

一、理念澄明: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基本维度

理念澄明,是指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使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加清晰,使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呈现出来,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厘清基本原理和探究思想精华.

厘清基本原理,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式和基本命题予以文本学澄明,进而不仅能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而且能够为分析现实问题提供逻辑线索和内在理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概括,而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所在.因此,回归文本,首先应当探寻这些“熟知”的基本概念的原初形态并加以深入解读.例如,《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自我辩护”为深入理解“生产方式”概念提供重要线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针对美国一家报社对自己观点的批评予以积极回应.这种批评认为:马克思所表明的物质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观点,只适用于物质利益处于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适用于政治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以及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而马克思则回答说:“中世纪不能靠天主教生活,古代社会不能靠政治生活.”[3]100并且他认为,“这两个时代谋生的方式和方法表明,为什么在古代社会政治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中世纪天主教起着重要作用.”[3]100这段话表明两个含义:一是马克思承认思想力量和政治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或是主要作用;二是马克思认为时代的谋生方式是决定思想和政治发挥力量的根源.那么可以得出结论:谋生方式(物质生产方式)使得政治力量或思想力量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推动力量.此理解能够为分析中国改革的动力结构问题(市场、权力和思想之间的逻辑架构)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域.

探究思想精华,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为依据,深入探寻被长期遮蔽的思想精华,进而不仅能够扩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内容,而且能够奠定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曾借助改革开放之风,一举挣脱苏联教科书的枷锁,对经典文本中业已存在但长期被忽视的理论(如异化理论、人道主义理论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推进打开了一扇大门.然而近些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国际“马克思学”相关成果的渐进传入,以西方哲学体系(尤其是现代西方哲学)解读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思想的研究路径逐渐兴盛起来,以致诸多学者的目光大都转向现代西方哲学,反而较少关注“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进而不仅使基础原理的研究遭受冷遇,而且也使经典文本中诸多思想闪光点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而对经典文献研究的相对缺失,也使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缺少必要的文本基础以致进展缓慢.因而,深入文本,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华,应当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任务.

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遗珠”,不是要再次回到单纯文本阐释的窠臼,而是要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寻找扎实的理论基点.因此,对于当前中国现实问题有所启示的理论才是需要寻找的对象.例如,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理论就应当成为学界的关注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531此命题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命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奠基于唯物史观,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几个层面系统诠释了需求问题、劳动问题、利益问题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关键的是,此理论能够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和实践提供哲学层面的必要支撑. 二、确立框架:为现实问题分析提供基本理路

回归文本,不仅要在理念层次上有所收获,而且要确立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即为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概念性图式,以实现对其进行逻辑式分析与解读.丹尼尔贝尔认为,概念性图式是“分析家根据实际规程提出的逻辑规程”[4]16,其功能在于“从一个复杂的现实中选择特殊的属性,并按照共同的成规把他们分类,以辨别其同异”[4]12,进而能够把握现实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可以说,概念性图式(分析框架)是哲学理性关注现实的基本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存在着很多经典概念性图式被人们广泛运用,如生产力发展图式、人的“三重依赖”图式、“异化―复归”图式等等.这些经典图式能够为人们把握现实生活世界的演进脉络提供重要的思维理路.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和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有些学者突然发现原有的解释图式似乎在中国现实发展面前丧失了自己的特有功能.例如,运用人的“三重依赖”图式分析当前中国人的生存境遇时,必然得出中国人的存在境遇处于“物的依赖”阶段,即受到资本、货币和商品的束缚.但从实际状况看,当前中国人的生存境遇是处于“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的中间地带,“权力本位”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成为笼罩在人们心中的阴霾,“权力等于金钱”的荒诞逻辑更成为有些人的“生活追求”.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异质性,有些学者开始感到手足无措,进而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的有效性问题.

诚然,任何理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诞生背景与适用范围,然而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在当代中国大放异彩.这不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地内在品质,而且也是因为其关注的焦点是资本的运作逻辑与现代化的内在进程,此关注点与当今中国的现实境况能够紧密契合起来.因此,理论与现实之间错位的原因,不能归咎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时”,反而启迪我们应当回归文本,在经典框架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时代化和地域化的发展.例如,人的“三重依赖”分析框架的原初形态是历时态的历史分析,而由于中国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历时发展的现实事件在共时情景下突显出来,这就意味着人的生存境遇可能出现更加复杂的结构性情景,即在“人的依赖”、“物的依赖”与“个性依赖”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的情景下,人的生存境遇可能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上展现不同的态势,这就需要对中国现实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改造和发展原有理论.

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据现实状况的发展,在借鉴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视角,进而为分析当代问题提供启示.例如,以大卫哈维等当代学者创立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基本视域,探究潜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时空生产”理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时空转向”,为当代中国发展的“空间失衡”问题、空间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时间压缩”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启示.

三、收获情怀:为现实问题分析提供特有启迪

回归文本,本质上是与作者相隔时空进行深入对话,除了可以获得思想内容和分析框架之外,还可以体会出作者的治学情怀,即问题意识、广阔视域和坚定信念,并从中获得现实启示.

问题意识,是指以科学提出、分析和问题为主旨的观念.海德格尔指出,“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任何寻求都有从它所寻求的东西方面而来的实现引导.”[5]正是在敏锐地感知时怎么发表展脉搏、倾听时代呼声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能切中时弊地提出现实问题,并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无论是马克思提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3]591,还是列宁提出“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6],都是对现实问题精准把握的佐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2]203因此,回归文本,体会文本背后潜藏的问题意识,对于当今“中国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广阔视域,意指分析视角的多层次化和多领域化.视角多层次化,意味着分析问题的眼光既包括宏观抽象的概括,又包括中观表征的探究,还蕴含微观具体的.以现代化问题的分析为例.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问题的,既包括把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现代化发展演进脉络的宏观概括,又存在着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西方国家与东方世界关系的日趋紧密看作是现代化进程的外在表征,还蕴含着对劳动异化、生产异化、需求异化等现代化问题的微观审视.视角多领域化,指分析问题视域的跨学科性,即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以马克思的治学理路为例.当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不断撞击既有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时,马克思开始退回书斋,大量阅读西方历史文献,并对政治经济学展开系统研究,最终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哲学与经济学的双重变革,为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提供了“利器”.正是由于多学科知识的汇聚和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世界分析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因此,扩展分析问题的视域与方法,形成哲学与各门具体学科的联盟,成为推进面向中国问题哲学研究之必然趋向.

坚定信念,指称对现实问题不断探寻的信心与决心.任何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除了需要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思维外,更为重要的是对问题探寻的不懈追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我们处处能够体会经典作家为了获得真知而不断探索的坚定信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7]这种坚定信念也会成为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断克服阻碍和困难的精神支撑.

四、寻求突破: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中国问题”

寻求恰当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深化研究的迫切任务.在以既成理论模型分析现实问题的研究方式遭遇尴尬之际,急需转换研究思路以求突破.而寻找马克思主义者直接论述“中国问题”的文本片段并加以概括提炼,使马克思主义者眼中的“中国问题”以方法论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作为深化研究理路的适当切入点,不啻为一种现实可行性路径.以马克思和列宁眼中的“中国问题”为例,世界眼光、本质分析、现实解决,可以被概括为此方法论的重要基点. 世界眼光是敏锐提出问题的重要基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对中国天平天国运动展开评论,并运用世界眼光敏锐地提出这样一个关涉中国的疑问:“当英国引起了中国革命的时候,便发生这样一个问题,即这场革命将来会对英国并且通过英国对欧洲发生什么影响?”[3]609并且他还做出了回答,“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3]612.在20世纪初期,列宁同样运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提出中国觉醒以及亚洲觉醒对欧洲的影响问题,他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8]3,在这种形势下“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无产阶级的胜利,而这一胜利一定能把欧洲各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都解放出来.”[8]167虽然现实历史并没有像马克思和列宁所设想的那样发展,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所提出问题的方法论价值.在当代,随着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问题又再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前,从世界近代化发展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趋向,并对中国崛起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哲学反思,可以成为当代学者突破的方向之一.

本质分析是清晰问题的重要方法.在1958年,马克思以生产方式观点为根基对中国所受到的殖民侵略,作出本质性评论.他认为,一方面中国陈腐的生产方式已经注定其受到先进生产方式侵略必将失败的命运,换言之,“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写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3]632另一方面,中国在侵略中所受到的摧残客观上将会以参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予以补偿,“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将会呈现出来.在1900年,列宁以利益观点为基础一针见血地指出,俄国对中国侵略的本质,即“凡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快的国家,都急于找寻殖民地,也就是找寻一些工业不发达、还多少保留着宗法式生活特点的国家,它们可以向那里销售工业品,牟取重利”[9]320,而这种“掠夺政策通常通常叫作殖民政策.”[9]320同时,列宁还以阶级观点为底蕴精准地指出隐藏在殖民侵略背后的阶级动因,即殖民政策“对一小撮同中国做生意的资本家大亨有利,对一小撮为亚洲市场生产商品的厂主有利,对一小撮现在靠紧急军事订货大发横财的承包人有利”[9]321.这种对中国问题的本质分析对于当代“中国问题”的探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以发展平稳期、矛盾突显期和改革攻坚期为基本特征的新形势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趋向的关键基点在于,寻找到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其之道.然而,当今学界对于中国问题的探讨往往局限于表象层面,而不能进入中国发展的深层问题和本质问题中去.这就需要学界尤其是哲学界对中国问题的本质进行反思性探讨和概括,并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

现实解决是切实问题的重要路径.列宁曾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问题,认为由于当时“中国无产阶级还很弱小,所以没有一个能够坚决而又自觉地将革命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先进阶级”[8]129,因此国民党要在建立制度方面作出贡献.但国民党也有着自身的弱点,即“它还不能充分吸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8]129,因而它要想在与袁世凯的争斗中获得胜利并真正推进中国进程的现实路径在于,“吸引愈来愈广泛的中国农民群众参加运动和参加政治斗争”[8]130.虽然列宁为当时国民党开出的“药方”最终没有被采纳,但此药方内在具有的现实可操作性却折射出马克思主义者对既有问题采取现实解决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也是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要坚守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问题”的不能满足于提出原则或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和措施,这就需要当代学者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使哲学摆脱“无用”之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