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68 浏览:21969

摘 要 :哲学界在现代性的压制下厌烦并反思了近代的“所思”,首先跳出实体性思维,打破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眼界”.从而,彻底的颠覆了以往的哲学传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研究范式,那就是由近代的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回归生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的普遍趋向,但对于生活或生活世界,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大致而言,生活世界观可以分为两种:马克思的和非马克思的.后者又有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和存在哲学等分别.本文试图在现代哲学家中选取胡塞尔为例,将其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进行一下简单的比较,粗略的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关 键 词 :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理论;对话

【中图分类号】G641

纵观西方哲学之流变,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探讨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界的关注上,探讨“自在自为”的存在,并试图追寻宇宙背后绝对的、永恒的、超越的“根”、“源”或“始基”.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主要是从主、客二分来关注人的认识问题的,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世界观.近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与人是矛盾的,不能统一的,它是外在于人、独立于人、自我封闭、预先给定的既有存在.为了解决这样一个矛盾――人实实在在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他们用理性来囊括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只有在理性的王国中才能彰显出来.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近代哲学,它们都是以一种抽象的实体化概念来界定历史和世界的全部发展,对现实生活世界作了抽象化、片面化的理解,这样最终偏颇地割裂与瓦解了现实生活世界,使哲学最终归属于两个彼此对立的实体统一性世界:一个是纯粹的客观世界、自然物质世界、现存世界,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即客观性,把现实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界本身,认为人来自于并受动于自然界;另一个是极端超越的主观世界,它以绝对超越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把现实世界理解成某种观念、精神实体,并用它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哲学界在现代性的压制下反思了近代的“哲学所思”,首先跳出实体性思维的框架,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眼界”,彻底颠覆了以前的哲学传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研究范式,即由近代的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或者说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回归生活世界正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近代哲学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如上所述,它把世界视为某种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而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渺小旁观者,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对人的现世、对此时此地的人的存在状况的漠不关心.这表明了一种简化或遗忘生活的哲学,现代哲学是明确反对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的.立足于现代哲学的马克思认为,人所居住的世界并不是独立自主的、与人无关的.他批评旧唯物主义者“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①,而主张“要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②,主张“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③.人们一般把现代哲学划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现今又有科学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分类.但不管怎样划分,两类哲学始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拒斥近代的科学世界观或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这样看来,生活世界观或回归生活世界即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它既是现代哲学各流之所向的一个因素,又是其日渐走向合一的根本原因.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胡塞尔在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首次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个概念.他曾经用过“周围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等词语作为“生活世界”的同义词,目的在于对抗崇尚实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以此来拯救欧洲科学的、人性的危机,“是为了反驳近代自然科学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抽象化.他认为自然科学本身虽然十分有效,但它只不过是我们给身处其中的世界量体裁衣的一件理念的衣服.”④胡塞尔是从诸多意义上侧面论及到“生活世界”的,他本人并未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用现象学专家A.伯才宁的话来说就是,“连胡塞尔本人也未对生活世界作出恰当的规定的概念”⑤.但是,我们可以依据胡塞尔关于“生活世界”概念的各种侧面阐述去领悟和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1、胡塞尔对生活世界阐释的出发点是类似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科学和哲学的理念世界、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他首先把哲学和科学的观念世界还原为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即指出科学和哲学的理念是生活世界中的理论的和技术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然后再把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还原为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即指出生活世界是纯粹自我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严格的说,胡塞尔反对“三个世界”理论,因为还原的结果只呈现了一个世界,即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只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件生活世界的“理念的衣服”.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是作为超越生活世界而存在的,它本身并不是“世界”,而“世界”(包括时间、空间以及相互区别的不同的自我、灵魂和物体等)是纯粹自我通过其意识活动构成的.

2、胡塞尔认为在科学和哲学产生之前,存在一个前科学和前哲学的生活世界,人们在其中已经有关于“世界”的看法,即已经产生了关于世界的观念和相应的说话方式.它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的,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通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⑥在科学和哲学产生之后,生活世界本身并没有改变,它依然存在,所改变的只是对生活世界的描述方式,即用科学的说话方式代替原来素朴的说话方式.同时,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力也相对提高了,特别是关于预言生活世界中时间变化的能力.

3、胡塞尔常常将“生活世界”限制在意识活动范围内,这是通向先验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他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在意义是经验的,是主体的构造,是前科学生活的结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现存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每一时期的经验者都实际的认定着每一时期的世界.他把生活世界看做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世界.他认为,每个人的生活世界各有不同,因而,生活世界的真理也是相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的.世界中的一切存在者的显现都是在纯粹主观性中的显现,也是主观的经验.这就是说,世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自在存在,真正自在的第一性的东西具有主体性. 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

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也未对“生活世界”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界定,但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诸如“生活世界”此类的词汇被大量的使用,“物质生活”、“物质生产”、“个人生活”、“精神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市民生活”、“实际生活过程”等等.这些有关“生活”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都体现出“现实生活世界”一直都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在马克思的论述中,“生活”、“生活世界”是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几乎包括了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各个方面,而这各个方面都可以看成是人的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是人的实践活动,指向人自身的生成,并从不同的角度表征着人的存在方式.把哲学的世界规定为人类世界、现实世界、现存世界、感性世界,并从“实践”这一感性活动去理解世界,这表明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实际上就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1.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生活世界

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实践理解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不断反思人类自身的活动.在马克思的批判和反思中,阐明了人的价值意义和人生处境.马克思强调:“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⑦也就是说,感性世界绝不是毫无根源、毫无依据、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对人来说,自然界不是自在存在的,而是在人的实践中“生成”的.这并不是否定自然界相对于人的先在性,而是认为自然界“先在”的意义恰恰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

2.从人的角度来理解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理论就其实质性来说,即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离开了人,便无所谓生活世界可言.只有有人才有生活,人的表现形式也只能为“生活”,而人的存在就是以其实际生活过程进行描述的,所以,回归生活世界实际就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那么,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怎样的呢?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这一方面是指人是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另一方面说明人之外有对象存在,人的对象也是感性的、实在的.作为感性存在物,人不可能不受对象的制约,因为人需要并依赖对象的存在.但是,人并不是像动物那样被动地受制约,而是主动承受对象制约.因此,现实的人具有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性.人是自我生成的存在物,“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⑧这样说来,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世界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是一个非预定的、无限生成的过程.这样的世界才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现世生活世界.

通过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人直接生活其中的,并不断生成与进行自我否定的世界.然而,要赋予马克思的“生活世界”以一个精致的绝对的定义是不现实的,亦是不明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关于“生活世界”的内涵是无法用语言完全地、精确地描述出来的,它本身就是具有发展性的概念,只能通过自身的实际存在过程才得以完整展示.

三、两种生活世界观的对话

尽管不同的哲学家在描述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时所选取的视角、称谓、涵义等都有差别,甚至对待生活世界的态度也存在很大分歧,但向人自身、向生活世界回归却是他们的共同诉求.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学说、一种颠覆传统哲学的研究范式,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世界解说为生活世界观,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对话的平台.

然而总的来看,有着共同“发源处”的两种异质的生活世界理论,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首先,胡塞尔和马克思都有深厚的危机意识.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时的欧洲,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未痊愈,而新的战争即将到来之时,纳粹的上台和排犹浪潮对当时的欧洲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整日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塞尔为欧洲大陆的战争阴云忧心不已.此时,他担负起了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提出了“生活世界”学说,试图以此唤醒人们返回到被深深地遗忘了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也正是在考量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异化现象后,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深深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危机.马克思毕生都致力于消除社会危机、人性危机,他把将人类从危机中解放出来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其次,无论是胡塞尔还是马克思,他们都是强调实践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的立足点是实践.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观念世界的基础.无论科学如何发展,观念世界仍然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化产物.因此,马克思不断强调:“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⑩胡塞尔的现象学虽然还仅仅局限于意识哲学,以至于他晚年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倒向了“先验自我”,但是胡塞尔还是承认“日常生活世界”的客观有效性,认为只有客观实在的“生活世界”才能规定我们的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

从这一点上论述,马克思的哲学实现了对他之前哲学的变革,实践论的思维方式突破了胡塞尔意识哲学的思维方式,他的“生活世界”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胡塞尔在拒斥近代抽象主义时,堕入了另外一种抽象主义.他所回归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是人的生活、人的世界,但却只是人众多生活、世界中的的一种生活、一个世界,即日常生活、意识生活和语言世界.而意识、语言和日常生活之外的生活和世界则被他搁置了起来、排除开来,但意识或语言世界说到底都是人的精神世界.这样,他就把生活世界看做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世界,从而落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则是以具体的、感性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来构造的.

其次,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并未真正的解决欧洲人的危机.从根本上来说,他的“生活世界”是精神的构造物,是主观先验的世界,并不能从中找到欧洲危机的现实根源.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视域从“彼岸世界”转换到“此岸世界”,相对的,哲学的任务也就由“消解神圣形象”转为“消解非神圣形象”,由此道出了人类的突然的转向:如果想要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就要通过现实的社会革命来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当今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向是对生活与现实的关怀,各种哲学都高呼着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认识到需要回归是必要条件.西方的“生活世界理论”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它从文化层面鼓励人们摆脱内心的压制,走向“文化生活世界”.但是在西方“生活世界理论”关于怎么走向生活世界的论述却是缺乏逻辑生成性的,它并没有找到通向现实的道路.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这种回归找到了现实的道路,他把人及人的生活世界的奥秘用实践来解释,从而正确地阐释了生活、哲学与人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马克思哲学既为我们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又为我们阐明了真实的生活.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④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61页.

⑤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30页.

⑥[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5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