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历史”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97 浏览:105163

摘 要 :“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历史是现实的.而要使历史从抽象走向现实,就必须使劳动从抽象走向现实.“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但“剩余价值”在窥见了劳动的本质的同时证实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丧失了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人的真实面目: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是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从事的“现实劳动”展现的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关 键 词 :劳动;历史;法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0—0037—03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进行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深入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工作,但是马克思在1843年匆匆写就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后就转向了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并一生致力于此项工作.那么,问题在于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自己为自己设置的任务,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为什么不把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工作继续下去,而是转向了对经济学的批判呢?

本文试图以“劳动”为切入点揭开内蕴于马克思哲学中的这一转向.马克思之所以要转向经济学批判,目的是要研究劳动,而研究劳动的真实原因是要研究“历史”,“劳动”是“历史”的秘密.马克思坚信,历史不是抽象的,而要使历史回到自身,即把“抽象历史”还原为“现实的历史”.就必须从“抽象劳动”走向“现实劳动”.“抽象历史”的根源是“抽象劳动”,而对“抽象劳动”的揭示和批判恰恰是经济学批判完成的工作.经济学批判揭示了私有财产、剩余价值和异化劳动对人自身和人的本质的掩盖,从而把“人的世界的关系还给人本身”,而人的世界、人的关系就是人的历史,是不同于“抽象历史”的“现实历史”.“现实历史”实现了人与世界否定性的统一,彰显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法.

一、作为“抽象劳动”的历史:从“法哲学批判”到“经济学批判”

在诸多古典经济学理论中,马克思非常重视斯密的经济学,这不仅是因为受到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冲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源于马克思本人,因为马克思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给他带来的理论冲击是绝对不至于让他如此坚信斯密经济学,这种坚定不移的理论信仰来源于“马克思自身内部的,即心理学家所谓的readiness的”因素.在马克思的头脑中,斯密的经济学分析无疑是最适合那个时代的,或者说,只有斯密的经济学才能真正揭示“历史自身”的发展逻辑.而马克思的这种理论意识恰恰来源于深刻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通过“法哲学批判”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黑格尔的法哲学与斯密的经济学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就像广松涉在《唯物史观的原像》中说的那样“斯密的体系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学体系,黑格尔法哲学也不是所谓的法律哲学等斯密的经济学,作为广义的法学的一环等黑格尔的‘法哲学’可谓是斯密的‘广义的法学体系’的德国版”.黑格尔法哲学作为斯密经济学的德国版,诉诸于抽象的“总体性”,这使马克思认识到法哲学批判仍然无法拒斥“抽象的历史”,必须转向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从“法哲学批判”走向了“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要拒斥“抽象历史”、“抽象人”就必须拒斥造成这一切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抽象历史”的根源.“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针对不同材料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等因此,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并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原因,在本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的这些题目的范围”.对马克思来说,“对不同材料进行单独的批判”指的就是经济学批判,所以他才特别的强调他的批判“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的这些题目的范围”.

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范畴是劳动,“我的结论是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批判是劳动批判,或者直接地说是对斯密经济学的批判.斯密在《国富论》中分别以“论劳动工资、论资本利润、论地租”为标题对劳动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他注意到了“剩余价值”,但他只是把“剩余价值”等同于“剩余价值”的存在形式——利润、地租和利息,这种理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抹杀了劳动的真实本质,劳动抽象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即劳动成了工资、利润、地租的代名词,除此之外,无法用任何东西表示劳动.


劳动抽象化的实质是:从事劳动的人抽象化.人的本质只不过是“剩余价值的形式”——工资、利润和地租,即享有工资的是工人,享有利润的是资本家,享有地租的是土地所有者,仅此而已.人的不平等也不过是因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用途不同而产生的.“在劳动中,个人活动的自然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差别会表现出来,因为所得的报酬也各不相同,而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及其所从事的劳动被死的资本统统抹杀了.也就是说,在斯密看来,劳动自身的真实本质、劳动本身的丰富内容都没有成为他的问题、都没有进入他的研究领域.

丧失真实内容的劳动以及从事劳动的抽象的个人表征是作为“抽象劳动”的历史.

二、作为“异化劳动”的历史:经济学批判

斯密经济学理论的症结在于他没有深入地剖析“剩余价值”理论.他把“剩余价值”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作为“剩余价值”自身,从而掩盖了“劳动”的真实本质.“剩余价值”直捣“抽象劳动”的心脏,也就是说,要拒斥“抽象劳动”,就必须从分析“剩余价值”人手.

“剩余价值”是真实存在的.“资本不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面对着“剩余价值”的真实性,马克思不能再像斯密那样无动于衷,而是必须致力于对其进行精确的分析和研究,而这种分析、研究的切入点仍然是国民经济学家思考的问题本身,“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互相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互相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作为前提.我们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用它的自己的话指出,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成反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的更惊人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地租所有者之间、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马克思总是在和别人思考一样的问题同时得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振聋发聩的结论.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批判也不例外.他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把劳动、资本和土地的相互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相互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作为研究的前提.这样的理论前提必然导致如下的理论事实:即一旦把工资、利润和地租分开、把劳动、资本和土地分开,“剩余价值”自然就出现了,因为上述因素的相互分离窥见到了工人的劳动本质.即工人的劳动除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