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49 浏览:42618

要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孔子、孟子他们忧国忧民,古道热肠,心怀天下,都是待不住的圣贤.孔子是个待不住的人,暇不暖席,褥子垫儿还没有坐热乎,他又走了,他积极地找事干,“知其不可而为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拿得起”.

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激励人前进.任何人都离不开粮食店,可谓须臾不可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旨趣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白天干事,这是“张”;而晚上睡觉,需要“弛”.人不能总是“张”,也不能总是“弛”:需要张弛有度,相互配合,各得其所,古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主张把两方面统一起来,践行“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写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写药就得上药店.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放得下”是禅宗讲的.有一个富家子弟带了一大笔钱,为了成佛,遍访名师,终于遇到了一个高僧,这个高僧是一位禅师,他告诉那个小青年:“你不是想成佛吗?我告诉你有一个地方,你到那里就能成佛!”小青年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禅师说:“你没看那里有一个粗木竿子吗?你爬到那竿子顶上,你就成佛了.”小青年信以为真,把钱袋子放在地上,赶紧就往上爬.等他爬上竿子的顶端,回头一看,那个老禅师把他的钱袋子背起来走远了.老禅师问那小青年:“成佛了吗?”小青年一下子领悟到:把什么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头),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放得下”三个字,可以用来表示佛教的精神旨趣.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主张在对永恒的极乐世界的向往中,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张载在《西铭》中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可以说是对和合心态的写照,他所说的“事”,就是干事,涵摄儒家“拿得起”的旨趣;他所说的“顺”,是指化逆为顺,涵摄道家“想得开”的旨趣;他所说的“宁”就是无所求、无愧疚,涵摄佛教“放得下”的旨趣.

编辑/崔田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