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回归生活世界理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29 浏览:23222

[摘 要] 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中有关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是此领域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是生活世界哲学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胡塞尔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具体而现实的周围感性世界.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西方哲学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是生存论转向、解释学转向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都表现出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主张向生活世界回归,在此时代背景下,生活世界哲学经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舍勒、哈贝马斯等人的辗转阐释与变革逐渐走向成熟,当前我国哲学领域中生活世界理论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并逐渐走入教育领域.德育研究也紧跟时代步伐,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国内对此也进行了广泛探索研究.


[关 键 词 ] 案例教学法;班级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87-1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德育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仍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严重问题.德育脱离生活不仅导致了德育难以承担应有的使命,从而引起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不满,更为严重的是脱离生活的德育导致人的异化,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德育,无法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地解答疑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形成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模式.这种模式教育目标上过于理想化,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检测、大、空”弊端;内容上选择特定社会中公认的理论、原则、规范,多讲理想少讲现实;方法上,把学生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或“美德袋”强调机械灌输,理论性、原则性强,缺乏实践性、灵活性,不能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社会背景下去运用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使德育流于形式,与人的心灵产生隔阂.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与讨论.

国内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提出了“生活德育”这一新的德育模式

国内学术界对道德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生活德育”这一新的德育模式,其中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对生活德育有专门的研究,以高德胜为代表,其书《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是国内较早研究生活德育的著作.他分析了知性德育的弊端: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一体性、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割裂了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从而提出对知性德育全面超越的生活德育观,即“通过具体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具体说来,生活德育是从生活

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同时还对生活德育的运作形态作了具体分析.

二、关于对生活德育模式的建构

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梁钊华认为应该从德育新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他还分析了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的思想基础.徐涛、齐亚静则认为德育模式的生活化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平等性、实践发展性等.张玉茹、许惠芬提出情境体验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模式.它是指“在德育过程中,由教师选取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道德叙事并与教师进行平等无差别的道德对话,由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引发对具体生活情境的体验感悟,而获得道德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

三、关于生活德育的策略

王现军、冯建军认为德育现实生活化的具体策略包括:德育要关注完整的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指导;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生成新的德育内容;并帮助学生寻找道德的生活价值;以及对学生合理道德要求的满足和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刘铁芳在《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一文中,通过借鉴国外德育改革的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基本策略:一是要更新德育理念,关注个体生活和德性发展;二是要从学生生活出发,选择切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三是坚持教育者必要的价值引导,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理想;四是在面向儿童生活的同时,注重必要的思想文化熏陶.

综上,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解决德育实效性低的主张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共识,众多学者对其理论的建构、实施的策略等方面都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譬如,人们对传统学校德育的批判,对其脱离生活世界的表现并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关于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基础,没能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对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探索不够,没有具体深入等等.尤其是对于高校生活德育模式的建构还不够完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根据生活与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的.因此,高校德育也必须从生活世界出发,寻找新的德育途径”.

作者简介:陈立影(1984-),女,汉族,黑龙江双城人,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