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哲学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193 浏览:107738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高校、职业类院校相比,应辩证地分析自身优劣势.在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其创业教育理念的构建应注重引入哲学思想,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复合教育、多元协同”等原则,致力于满足各类主体的工具性和精神性需要,大力培养契合自身人才培养定位的产品开发型和技术怎么写作型创业人才.其创业教育方法的建立重在明晰教育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协同机制,统筹政产学研合作资源,奏响多级联动的“协奏曲”,推动系统的有序运转和不断进化.

关 键 词 :创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 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0-0015-04

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布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42个经济体中,创新能力排名瑞士第一、瑞典第二、英国第三、荷兰第四、美国第五,中国排名第35,比2012年的34名下降1名.中国高校排名指数列第9,高科技制造排名第16.刚刚卸任的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2013年7月14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到“中国如果要持续长久地发展,就必须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达到世界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从事科学研究、培养专门人才、怎么写作地方行业的重要使命,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力量源泉,是履行高校根本职能、怎么写作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更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体现“应用型”本色的基本要求.

一、对创业教育概念的哲学界定

1.创业教育的本质剖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创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定义:一种认为创业就是超越当前资源所限.将不同资源重组,从而创造机会和财富的过程.这一概念道出了创业的本质是创造财富.另一种则认为创业不仅要关注机会,还要求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高超的领导技巧.这一概念道出了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创新技术、管理和制度,创造新产品、新怎么写作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以创业为载体而实现其生产力价值,创业使创新价值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创业教育就是各类主体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养成创业基本情感和品质,具备创业基本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动态过程.

2.创业教育的价值界定

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价值是产生于实践之中、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的一种主客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客体与主体本性、需要、目的、能力相一致,它才是有价值的.创业教育价值则是指创业教育客体满足创业教育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创业教育价值关系包含三个要素:创业教育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构成,主体的需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创业本身的需要,即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也称为工具性需要;另一类是对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文化、创业氛围、创业能力的需要,这是促进个人进步、社会发展的无形支持力量,也称为精神需要.创业教育的价值客体包含一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它具有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功能属性.创业教育的价值内容则是创业教育主体对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的需要与创业教育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契合,创业教育价值主体就是以此来满足其需要的.

创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创业教育称作“21世纪教育哲学”的“第三本护照”,将创业能力与学术能力、职业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创业教育的价值之重.对应创业教育主体的两类需要,创业教育价值分为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两种.创业教育的内部价值主要指隐性精神价值,包括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心理等.这是长远的、近期看不见的价值,也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潜力和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是创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外部价值又称为功利性价值,学生通过创业而实现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和财富,这是外部价值,是近期的、可以看得见的价值.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确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本科生人数已占到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近70%,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怎么写作创业型社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创业型人才培养也是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巩固地位的重要途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总是丰富的、完整的、复合的社会人,不是纯粹的道德人、政治人、经济人或生物人.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也不是培养“学生老板”,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怎么写作于学生、怎么写作于社会、怎么写作于个人与社会的长远发展更具战略眼光.教育的真谛所在就是“使人之为人”.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是成人教育,而不是成“材”、“器”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实践技能,打造具备产品开发和技术怎么写作能力的创业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发现、把握机遇,成功创业.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怎么写作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知识层面上升到生命关怀层面.重视学生的“内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教育学生摆脱被动接受与模仿,努力塑造其情商智商共融和谐的健全理想人格,培养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知识与美德、情感与智慧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同时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能力,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方面的探索,培养其企业家资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就在于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需要,贴近市场、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潜力充分发挥、才能充分展现,使生命更加丰满、美丽. 2.面向全体的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学的功能经历了教学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演进.创业教育由精英转向全体,避免了功利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并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要求各高校将“创业基础”设为必修课,并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这为创业教育由课外走进课内、由零散走向系统、由业余走向正规提供了行政力量保证.

3.因材施教的原则

世界万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背景的创业教育应该各有差异,创业教育也应该追求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的有机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立足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紧扣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实施创业教育,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菜单式怎么写作,做到分类实施、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分层分类的针对性教育,增强创业教育的对口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4.复合教育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另起炉灶的独立孤项,而应该渗透于各种教育之中.这既是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也是节约创业教育成本的需要.具体应包括“四个结合”:一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内容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二是创业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在能力素质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三是创业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社会实践,使学生具备实战能力,才能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四是创业教育要与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新位”的教育,也是一种着眼于未来事业长远发展的教育,必须融入生涯规划,立足当下,放眼长远.

5.多方协同的原则

高校是创业教育的主体部门,但难免会受教育资源的局限,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建立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协同机制包括高校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和高校外部各系统的协同,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科研及管理部门应围绕共同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步调和手段,“同向同力同作用”,放大创业教育效果.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积极联系社会,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用于创业教育.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路径

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前有211、985等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后有高职高专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基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只能谋求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通常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育教学资源、生源力量等方面不及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校,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艰辛务实的精神又不及职业类院校.但是,按照唯物辩证法,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转化,生长在“夹缝”的压力之中也孕育着发展的无限机遇.应用型本科高校具有明显的“大众化”、“应用性”特点,在就业、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有着研究型高校和职业类院校难以比拟的优势.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扬长避短、寻求联合、实现超越.

1.构建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创业教育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懂得最基本创业流程、政策法律常识、管理营销知识、合作攻关技巧等;情感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对创业产生情感认同,树立“创业光荣”的观点,培养勇敢、独立、合作、诚信、责任、分享的优良品质;能力目标是指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创办企业、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取得盈利的能力.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层层递近的关系,体现了创业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层次性和差异性.


2.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为契机,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双师型”导师队伍.优秀师资是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保障,建立一支由包含校内外教师的复合型创业导师队伍,内聘专业教师重在理论教育,外聘企业、政府、风投、法律部门等教师重在实践指导.二是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必修课、自选课与自修课相结合的阶梯化课程体系.实行绿色工程教育,将“环保绿色”等理念融进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个性化教学,为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创业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讨论法等,将传统教室变为思想碰撞室.建立创业经典案例云库,以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3.建立创业教育协同机制

多级联动的“协奏曲”优于单一体系的“独角戏”,只有形成联动机制,教育效能才能最大化.只有坚持开放办学,引入外部“源头活水”,才能保持系统的有序运转和不断进化,否则内部创业教育的“自循环”必然导致系统的“死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打破课程边界、专业边界、教师隶属边界、院系边界、校企边界、校政边界,寻求各方价值利益结合点.通过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业界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双赢.从组织上讲,通过求同存异、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等方式,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创业教育共同体.从激励上讲.要健全创业教育合作动力机制,设立合作奖项.加大各方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力度.总之,努力构建创业教育资源云平台,达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成果共享.

(责任编辑 朱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