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人的先声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9 浏览:17047

初识经典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全文五千余字,汉墓出土的《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现在的《老子》,《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胡适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深入品评

首先《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老子》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同时《老子》也反映了春秋末年,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十分严重的社会现实.《老子》中描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统治者居住整洁华丽的宫殿,穿鲜艳华美的彩服,佩精致华贵的利剑,而且饮食饱足,财货堆积成多余.平民百姓却为田园荒芜所困、为仓库空虚所苦.老子因此激愤地呼喊:“非道也哉”(谓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不合理)因此他提出了“小国寡民”社会的主张,反映了他对和平安定的社会和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真诚向往和强烈愿望.

此外《老子》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其他的先秦散文相比,《老子》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老子》简简单单五千余字,既有参差错落的句式、变化有致的章法,又有对偶工整的俪辞,气势奔放的排句,还有简洁精练的语言、铿锵和谐的音韵.老子把哲学与文学、诗歌与散文精妙地熔为一炉,通过哲理化的意境、辩证化的语言、形象化的说理、韵散化的句式,组织、建构起《老子》诗化散文、散文化诗的韵味、散行诗体的风格特质,使大量枯燥乏味的哲理变得可视、可感、可亲,令人回味无穷.

《老子》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名篇选读

祸兮,福之所倚①;福兮,祸之所伏②.孰知其极③?其无正也④.正复为奇⑤,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⑦,廉而不刿⑧,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释】

①倚:倚傍,依靠.

②伏:隐藏,潜伏.

③极:终极的结果.

④正:定准,标准.

⑤奇:诡异不正,邪.

⑥妖:恶.

⑦方:方正. 割:割伤人.

⑧廉:利. 刿(guì):伤.

【译文】

祸呀,福因之而生;福啊,祸就潜伏其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定准.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因此,有道之人的言行方正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刺眼.

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④,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⑥,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五色:即青、赤、黄、白、黑.

②五音:即角、徵(zhǐ)、宫、商、羽.

③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爽:伤,败,比喻味觉差失.

④畋(tián)猎:打猎.

⑤妨:伤,害.

⑥腹:内在温饱. 目:外在感觉世界.

【译文】

五色令人眼花缭乱,五音令人听觉不敏,五味令人口病,纵情狩猎令人心放荡,难得的财货令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安饱,而不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外物的诱惑而保持安饱的生活.

(选自“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之《老子》,陆玉林编著,中华书局)

【点评】

人们都追求幸福,然而幸福里面潜藏着灾祸;人们都厌恶灾祸,然而灾祸里面也许隐藏着幸福.“祸福相依”的论述体现了《老子》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主张人应该过一种朴素的生活,而不应该追求享受.在他看来,人们纵情声色犬马,都会带来相应的麻烦和苦恼.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相对缺失的现代社会依旧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探究空间

《老子》篇幅虽然短小,但语言洗练,富有哲理,因此形成了很多流传至今的格言,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让我们读一读《老子》,看还能找哪些警句格言?

可读书目

《老子演义》,止庵,中华书局

《老子》“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陆玉林编著,中华书局

(刘钰菲 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