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94 浏览:57297

摘 要 :中国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怎么写作社会等方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功利主义利益驱动和成果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不紧,移植性、诠释性、解释性居多,创新成果不足,研究潜力、实力和效力发挥不够.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成果评价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刻不容缓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顾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现状并对美国、英国、芬兰等国研究评价案例进行剖析后可以得出结论: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导向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做法,可以更好地拓展新的思路,提升研究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国外案例;研究评价;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差别化评价;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005-10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全民核心价值的“稳定锚”.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每前进一步无不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命题和巨大作用,其功能旨在“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学科群”.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以及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推力,更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怎么写作社会,丰富人类自身经验,总结并发展人类知识的重要学术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高等学校凭借领域广、队伍庞大、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在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国家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先进理念和发展导向,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构架起具有中同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谱系和话语体系,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全民知识总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得正视,学术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现象有增无减;原创性成果少,中国学术话语世界影响力有限;移植性、解释性研究居多,学术孤岛现象严重,批判精神不强;成果转化乏力,闲置浪费普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研究评价的价值导向与上述问题不无直接关系.

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刻不容缓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现状、国际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简要回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基于某种理论,并借助某些工具和方法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一种量化评判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模型.但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多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做出的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自然有其本土化和专业性特点.有鉴于此,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对成果评价的研究从未停止,从起步、探索到评价体系构建,已经或正在取得成果.

(一)研究评价逐步重视,探索步伐明显加快

研究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基于评价目的,并借助制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评价客体所产生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发展价值判断的一种观念性活动.通常它具有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尽管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其重视程度逐步显现,探索步伐明显加快.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9),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跨度较大的时期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有关对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得到推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研究成果,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由自发分散研究到有组织的系统研究.最为代表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了“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的研究与设计”重点课题.1997年将成果转化为政策文本,1998年开始在院内执行.继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一书后,娄泽群同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首次将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评价中.三是这一时期“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第二阶段(2000-2004),系统探索阶段.伴随改革开放中大量理论成果的涌现,如何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有关研究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制度建设的探索十分活跃.一是南京大学在充分借鉴国际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推出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随后清华大学制定了《清华大学文科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01)、武汉大学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教评价研究机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该中心从“科技评价与管理”、“社科评价与管理”、“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期刊评价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引文数据库”,从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项目为导向将研究评价推向新的起点.2003年,以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正式立项.次年6月,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担纲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获准立项.这两大项目的获准立项并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系统研究.


第三阶段(2005-),制度建设和专题研究不断深入阶段.继2004年2月在京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后,同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11月教育部社政司又在杭州主办了“全国高等学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到2006年5-6月,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两个文件,把成果评价提升到了国家制度建设层面.与此同时,一批以学术规范为主题的学术著作问世,如杨玉圣、张保生的《学术规范读本》(2004),王恩华的《学术越轨批判》(2005),江新华的《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失范的制度分析》(2005),叶继元的《学术道德通论》(2005),刘明的《学术评价制度批判》(2005)等.尤其是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于2009年4月24-25日主办的“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从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以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学术专著和会议探讨无疑对规范学术行为,强化研究评价的制度建设、方法构建等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2011年11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文件的下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实践活动探索不断,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研究评价是一个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系统工程,要想科学、严谨、透明、公正地评价,就需要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为此,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基本评价、公共怎么写作、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应用的评价体系,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关于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任全娥等学者认为,依据社会度量学的相关原理,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与关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强调多主体多视角多层面客观准确地描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产生特点与评价规律;操作性原则要求每一个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都要通过层层分析而具体化为几个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使其可度量、可操作;关联性原则要求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各指标之间保持一致性、整体性而非独立性.为此,在评价的具体操作上必须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切忌“度量崇拜”;在评价方法上要正确把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做到有机结合;在评价维度上,要正确区别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标准,充分考虑基础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对策研究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关于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激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情,提升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连燕华和马晓光认为,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就是对科学研究评价所遵循的价值取向的描述,是在评价活动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因此,评价标准不仅仅涉及评价时的取分,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充分反映了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基于这种思考,对科研评价的标准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创新性、对学科自身的贡献以及社会怎么写作能力与怎么写作水平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成果的原创性程度有多大,它是丈量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对学科自身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是否有利于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夯实学科的基础,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社会怎么写作能力与怎么写作水平则表现在促进人类知识总量提升,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强度等方面.

关于研究评价的方法.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该方法把研究成果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即成果的科学性、价值、难度和学术规范.成果得分采用基本分数乘系数:成果得分一价值得分×科学得分×难度得分×学术规范性系数.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同行评议(peer-review),适合于成果评价,不适合作为以机构、地区、国家为对象的中观和宏观评价.(2)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基于客观数据的信息计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入、产出、效益三个一级指标的设立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进行评价.投入下设人力、研发基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四个二级指标,并在此下分解为可直接计量的指标.产出由著作与应用成果、收录论文数、论文质量、获奖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论文质量通过社会科学各学科顶尖论文、SSCI及A&HCI被引次数、CSSCI被引用次数统计数据来计量.效益指标通过效率指标来表达,进一步分解为人均产出率和百元产出率两个指标.(3)南京大学中同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Citation Index,CSSCI)”,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4)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根据《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期刊的全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