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哲学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67 浏览:19658

[内容提要]当下的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时代.作为两大思想文化的主流――科学与宗教,它们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人主张冲突论,有人主张融合论,也有人主张无关论.但是,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从现实应用的角度来看,宗教与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把握,来建立一个“科学―宗教关系体系”,让这个关系体系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 键 词 ]宗教;科学;关系;哲学思考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文化样式.二者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哲学领域中一个简单而又复杂、模糊而又清晰、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宗教发展的日趋“世俗化”,甚至现代西方宗教出现了所谓“科学化”的新趋势,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该怎样去认识与把握呢?

一、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不同见解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宗教的认识方法则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科学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宗教则妨碍生产力发展;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宗教则阻碍社会变革.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与宗教神学作斗争,并不断清除上帝作用的过程,宗教终将被科学所驳倒和取代.

2006年,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于祺明教授在中国无神论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本质不同,表现在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是可以实践检验的,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则是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是不可实验检验的;科学的精神是理性的批判精神,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是顺从和虔诚;领会科学精神是靠科学方法,而基督教信仰否定科学的方法.

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一观点.在《宗教与科学》(1935年)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年)这两本书中,他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做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论证.他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

第二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这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科学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宗教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正如德国哲学家卡斯尔所云:“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科学家可以无拘无束的从事工作,不受神学家的干预,反之亦然,因为它们各自的方法和探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科学的独立性是必要的,而今天,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宗教的独立性或许也是必要的.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提出放弃科学与宗教全面对抗的论证,主张采用康德的“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的二元论”的思想方式来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宗教和科学是相互关联的,本质是互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在宗教与科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寻找共同点.他们虽认可科学对宗教具有批判的权利,却反对把科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和隔离开来.在他们看来,最为重要的是两者在最普遍的方法论问题上具有共性.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2005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发表的《科学与宗教》一文中指出,“人类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同时又总是伴随着宗教上的需要,只是对宗教的理解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代英国学者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指出,对于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是人类探索中那些迷人的领域之一.他于1998 年出版了《科学与宗教引论》一书,书中从历史、神学、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科学与宗教的交互作用,并一直延至当今,在主要讨论基督教的同时,也扼要阐释了其他宗教的重要性.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位重量级学者,那就是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神学家巴伯.巴伯曾出版过《科学与宗教的若干命题》、《神话、模型和典范:科学和宗教之比较研究》、《科学时代的宗教》、《当科学遇到宗教》等多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著作.他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神学”的概念,并试图通过“过程神学”做媒介,来实现科学与宗教的有机融合.

显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冲突说”和“分立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差异,力图在二者之间构建起相互区分的尺度;而“关联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联系,力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互补的桥梁,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这些观点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建设性.但是,要正确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恐怕单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是无法理清的,二者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用“对立”或“融合”来概括.


二、科学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影响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因素很多,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因此,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二者的关系也绝非易事,但探索本身也许比答案更有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和历史,防止将二者关系片面化和绝对化.

(一)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把视野放大到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会发现,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与宗教始终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冲突与作用的形式、程度和方向等有所不同.

当宗教与科学的发展都还处于原始宗教和原始科学的萌芽状态时,宗教与科学是一种以同源性为特色的共生型关系.近代以来,当宗教发展从原始的自然宗教进人神学宗教发展阶段,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开始独立之时,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双向互动为主要特征.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对立、彼此竞争的互斥机制,这就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布鲁诺、伽利略;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宗教与科学相互依托利用、互相促动的互促机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曾经为人类科学知识的产生、积累和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利用科学技术为其自身怎么写作,这突出表现在宗教在传教活动中往往把科学技术作为其传教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进人20世纪以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科学的巨大成功曾使得它变得骄傲和独断专横起来,强制地把它的理论变成教条,从而使它自己成了新的“宗教”.然而,随着科学负面影响的日益显露,人们对科学的价值及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反思,开始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重提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宗教与科学的接触也刺激宗教在现代社会不断加以修正而更加“精致化”、“世俗化”,从一种“神学的宗教”向一种“道德的宗教”过渡.所以,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在现代就呈现出一种新型关系:一种“功能互补型”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