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观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20 浏览:105482

[摘 要]走过黑色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种变革和颠覆,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目标和存在方式.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支撑,而树立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观无疑是生态文明时期环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环境观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唤起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遍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果之后,率先开始反思自己,从而逐步由工业文明时期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如今,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全人类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寻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向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沉痛反思工业文明时期带来深刻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深刻变革,也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里程碑.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1]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共同构成的整体性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永续生存为着眼点.[2]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一贯追求的发展理念密切相关.此外,生态文明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智力支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文明时期以前的环境观

(一)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观

人类社会继漫长的原始狩猎文明时期之后,于距今大约1万年以前开始进入到依靠土地、以耕种作业为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物质产品的农业文明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一阶段称为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是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尤其是对土地深刻依赖基础之上的一种生存方式,又称为文明或褐色文明时期.在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地逐步提高以及铁器等生产工具的使用,人类已不再满足于对大自然盲目的崇拜、敬畏与依赖,开始有意识地改造和改变自然,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从而改变了原始狩猎文明时期单纯依靠采集野果和狩猎来获取食物来源的生活方式.当时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较为朴素的自然观,即从顺从自然逐步转向利用自然和以勤勉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对大自然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破坏性,还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开发利用行为与生态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观

西方近代以牛顿力学、纺纱机、蒸气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脱离农耕文明,迅速奔向了传统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是人类疯狂征服大自然的发展系统,在换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称为黑色文明时期.如果说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逐步减少对大自然的依赖而主动改造大自然的话,那么在工业文明时期,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开发利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类对大自然开始疯狂的掠夺与征服,从而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源环境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始终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核心,坚持用人类的尺度去评价外在客观的自然,其出发点和归属始终都围绕着人类利益展开的一种理论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始终认为人类的利益高于自然的“利益”.这种价值观是人类理性的缺失,因为其过分注重大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忽略了其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观认为,大自然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的需求,自然界为人类怎么写作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人类征服自然、向自然无限索取也是无可厚非的;当人自身的利益与自然的发展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首先维护人的利益.随着工业文明时期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因其过分强调人对大自然的主体地位而广遭诟病,被认为是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


三、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观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离不开正确的环境观的内涵支持,正如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各有其不同的占主导地位的环境观一样,生态文明时期,也有自己独特、科学的环境观.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观在生态文明时期真正到来之前,就已在中外的先哲们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开始萌芽和发展,在不同领域和时期闪烁着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的锋芒.

(一)国外的生态哲学思想

1.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

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以及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是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理论兴起的主要根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是西方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西方生态哲学主要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别.在工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由于其主宰自然、肆意掠夺、征服自然的非理性内核术界普遍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遭到强烈批判,进而出现与之相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两种不同的生态哲学理论.生物中心论由法国施韦泽于1923年在《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中首先提出.他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生存意识”,人应当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只有当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生物中心论改变了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人与生命之间建立了承认和尊重的关系,但是该理论的弊端在于它忽略了自然界的整体价值,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不能正确地指导环境保护活动,也不能真正指导人类建构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生态中心论以利奥波德和罗斯顿等人为代表.它将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二者息息相关.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讨和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无疑对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角度积极引导人们重视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所以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应该保持对立统一的态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主要体现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宣言》和《资本论》这3部著作中,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私有财产制度与自然的对立”的普遍性;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和对环境恶化的深刻批判都预示和体现了许多当代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今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二)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传统哲学里的生态智慧[3]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常被称为“天人关系”,而中国儒家、佛家和道家哲学思想中闪烁的生态智慧无疑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奠定了深厚的精神养分.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儒家思想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和爱护大自然.在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上,要求人们要采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方法,即捕鱼绝不能竭泽而渔,捕鸟绝不能斩尽杀绝.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佛家信奉“依正不二”哲学,“依”指环境和国土,“正”指生命主体,“不二”是说主体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佛教对生态文明的最大影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佛教主张善待万物与尊重生命,宣扬 “慈悲为怀”的大爱境界.佛教的“中道缘起”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是“天人一体”的哲学.道家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应尊重天地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即“道生万物,尊道贵德”.道家主张“自然无为”的生活,要“因任自然”,反对“以人灭天”.这些都能为我国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2.我国当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994年编制完成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不仅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而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规划.199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还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绿色发展”写入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而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在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标志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中国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调整,这些不仅是对我国传统哲学中生态智慧的借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地丰富和发展.

(三)树立生态文明时期正确的环境观

在生态文明时期,人们应摒弃过去不合理的生态观念,树立全新的环境观,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观则恰恰迎合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

和国际文件的相继问世,却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成为全球共识.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下,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对于中国未来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的内涵建设方面予以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离开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一切都是空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的一时发展;要求政府及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应只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环境保护;要求社会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只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发展理念和环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步入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郭春孚.生态文明:科学的环境观[N].中国贸易报环保周刊,2009-09-15.

[2]徐崇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462.

[3]吕尚苗.生态文明的环境学视野[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41.

[作者简介]张金艳(1977―),女,河南商丘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环境资源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