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伊壁鸠鲁生死观之比较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3 浏览:8624

生、死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对生、死的思考,深深影响了历代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运用唯物主义原子论的观点对人类的生、死问题进行了探索,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对生、死的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发展.下面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这两位哲学家关于生死思考的异同之处.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人人自危,大盗横施暴政、黎民生不如死的乱世.庄子在这样的乱世里,从个体意志出发,产生了生、死齐一,善生善死的生命哲学.生活在古希腊城邦政治行将崩坏时期的伊壁鸠鲁,意识到动荡不安的时代对人们寻找自我热情的打击,他转而从个体的生死问题出发,生发出自己独到的生命哲学.混乱黑暗的社会环境,是两位先贤生死观念产生的共同背景.

二、生死观的出发点

他们对生、死的看法都是从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的,把个体复归到自然中.但是两者又有着不同之处:庄子把人类的生、死看作是“气化”的过程,生、死的变化实际上是气的聚散,他把生、死认为是和其他事物一样的自然现象.伊壁鸠鲁认为要解决生死问题,必须要先了解我们在何处生在何处死.他以原子论为根基,把人类的生、死的过程也看作是原子的复归与再生的过程,将人类个体生命的出现于消亡与自然世界万物的生、死等同.


三、关于死亡的观点

认为死亡是恐惧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的本性.但庄子和伊壁鸠鲁都提出了不畏惧死亡的观点.他们认为死亡只不过是“气”的聚散或“原子”的聚散而已,无需害怕或畏惧.当然二者的看法也有不同之处: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也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气的聚散的物理的过程,因此庄子认为生死是同一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善死”、“乐死”的观点.庄子从大宇宙的角度消解了人对死亡的恐惧,泰然地超越死亡.这也就很容易解释他在妻子死的时候所表现得不是哭天抢地,却是“箕踞鼓盆而歌”了.他还反对厚葬.《列御寇》里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在别人都畏惧的死亡面前,庄子却主张“善死”、“乐死”这样一种境界,真不愧为至圣.

四、对于生活的态度

厌死乐生是人们的普遍观点,而庄子和伊壁鸠鲁在强调不畏惧死亡的同时,也主张把握好现世生活.他们都认为人们固然不能掌握死亡,但是对现世生活的诠释及把握是每个生者的权利.虽说二者对生活都抱有积极健康的态度,但也有不同:庄子,主张逍遥无为的生活.他在主张“善死”的同时,也主张“善生”,注重养生.他指出,生死寿夭、穷达毁誉,这人生的种种际遇,人为力量在其中是产生不了多大作用的.他认为要在安时处命的前提下,才能逍遥自由地生活.而伊壁鸠鲁在他的残篇中说:“我们不必害怕死亡,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他主张要注重今世的生活,提出了快乐主义的观点,他提倡“我们把快乐看成本源的原则和幸福生活的目标”.他也为人们提供了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一是要做到宽容,要对他人、对自己宽容,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一是要明确物质上的自足,的节制,达到生活中物质上的自由状态.

五、传播及发展

庄子和伊壁鸠鲁关于生死观的论述,都在一定范围内被推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两种思想的发展路线是不同的:庄子关于生、死的生命哲学在魏晋时期尤为推崇,但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且践行的.他所提倡的“安时处命”观点被统治者用来管理国家,让人们安于现状,不要做任何反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但庄子生命哲学的进步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主张让人们不畏惧死亡,要“善死”、“善生”,注重养生,让人们在精神、心灵上达到自由的境界,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仍有重大意义.伊壁鸠鲁的生死观,尤其是关于生的快乐主义的思想,在历史上被多次攻击和误解,甚至被理解为肉体的享乐主义.但是快乐主义的思想用事实诠释了它的实质,即精神上、物质上的自足、自由.后来,伊壁鸠鲁生命哲学思想的传扬者霍布斯、卢梭、尼采等哲学家对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使自由和对自由的追求成为社会变革的起因和目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这也是他的学说能传承近400年,而且在近代仍然被人们提倡并高扬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姜强.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浅论庄子的生死观[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陈延庆.庄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5(4).

[3]曹荣湘.死亡与人生[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时洪艳(1985-),女,山东枣庄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