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主义视角下的科技传播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45 浏览:19430

【摘 要】计算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从计算主义的视角下,对科技传播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对科技传播的各个要素、科技传播的方法、目的等内容的新的认识.

【关 键 词 】科技传播;计算主义;信息

一、计算主义视角简介

对于意识的认识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意识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无论是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都为解决意识问题进行了深刻而持久的研究.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向逐渐成为主流,而其中,计算主义的研究取向,是认知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向.

计算主义取向是伴随着当代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计算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将意识、心智的本质以及行为与计算机程序进行类比,提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这样的基本检测说,当前信息、算法和计算这些计算主义的基本概念已成为当前理解人的生命及意识本质的重要概念.[1]

这种思潮,随着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量子计算、元胞自动机理论等的产生和发展,开始广泛的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继而发展为一种哲几乎遍及所有科学和哲学领域的超范式,即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是计算或信息流,世界的全部内容是信息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过程.

计算主义实际上已经渗透到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乃至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计算或者算法不仅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生命、思维和社会的一种普适的观念和方法,而且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2]

科技传播是基于传播学而集中研究科学技术传播的学科,以计算主义的视角,对科技传播进行认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和加深对科技传播的最根本的理解.

二、科技传播的四个要素

传播是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现象,可以说,自人类出现,传播就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传播现象也许是人类认识索要面对的最为复杂的对象之一.以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社会科学,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经过多年发展,传播相关的历史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乃至传播方式的物理学研究以及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语言哲学研究等,与传播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几乎已经面面俱到,而科技传播的研究因为局限于传播科技知识,较人类的一般传播要简单一些,虽然科技传播具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但是作为一种传播的过程,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还是适用的.

人类的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体和受传者四个要素构成.[3]信息在四要素之中的传递,构成了一个传播的过程.对这四大要素的分析是认识、理解和研究科技传播活动和科技传播现象的出发点.而如果要做一个最根本的认识,需要先对信息进行解读.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简要的说,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而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如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一个符号和其携带的意义构成信息.人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符号,就是语言.

语言是一套完整和较完善的符号体系.在计算主义的视角下,可以这样认为,语言的符号体系是一种人类意识可以理解的算法,人类实际上通过这样一种算法,来理解和处理信息所包含的意义.而只有在这样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算法内,意义才得以存在.比如一个彻底陌生的自然物,我们不妨利用数学的方式定义为x,对于人类而言,在认识它的形状和与外界的作用之前,它毫无意义,而认识它并认识它与外界的作用,实际上经历了将这些关系编译为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比如,称之为“费米子凝聚态”,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这个符号承载了对应物的信息,也就是人类对它的认识.这个过程发生的,可以说是人类建立了一套算法,来认知这个东西.同样的,所有的信息,只有经过人类可理解的算法处理之后,才具有对人类而言的意义.为什么经过这样的过程,信息就可以被理解?传播学中,认为语言的理解是一种语义契约,基于这种达成的共识,语言得以被普遍理解.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算法.可以借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常见术语,格式化.在计算机中,硬盘经过格式化才能被操作系统识别,这一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些类似.

那么,传播的四个要素,分别在这种理解中是怎样的呢?

传播者是指信息的提供者,亦即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方.在科技传播中,传播者的地位极其特殊,尤其是科技知识最初的发现或发明者,这个角色的特殊在于,他首先使对本对人类毫无意义的东西,进入到人类的可理解的范围中,也可以说,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算法,将信息进行了编码.

科技传播中的传播者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职业化的传播者和非职业化的传播者.本文认为,传播者可以分为两种,传播内容的首创者和首创者之外的传播者.二者的区别将在后面阐述.

传播内容是流动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科技知识信息.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科技知识意义的算法.

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体涉及到传播的具体过程和传播媒介,实际上,是可以认为是信息的等价变换,后文将阐述.

受传者又称为受众,是与传播者相对的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最重要的特点是学习能力.在本文的语境中,学习能力是指解码的能力,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得到符号所携带的意义.

一个科技传播的过程,具体是怎样发生的呢?

三、科学传播的模式

对于传播的模式,在传播学史上,学者们曾建立了很多种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是基于上述四个要素的.本文结合拉斯韦尔的5w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提出一种稍作改进的模式,见图1.

最初的传播者将没有意义的信息进行编码,也就是从无意义进入到人类语言中,使之变为在人类的语言契约下能够理解的形式,这一过程实际是一中算法的等价变换,换句话说,这些信息的意义,也就在于传播者进行了怎样的编码.

在语义契约的约束下,传播内容传递给了受众,如果受众继续传播,那么他就是其他传播者,所谓的职业传播者,也就是专职负责再次传递信息的受众,他们的信息来源于最初的传播者.受众在接触到信息后,实际上是用语义契约进行了一个解码,提取了其中的意义.[4]而其他传播者可以将接受到的信息原封不动的传播出去,但是,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认识能力,和理解程度,尤其是职业传播者,面对特定的受众,通常会将接受的信息进行新的编码,再次传播.所谓新的编码并没有脱离语义契约.语言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人们的教育程度,认识能力,专业领域的区别,往往趋向于形成在语义契约内的子系统.比如一个经济学者和一个化学学者,他们虽然都处于一个大的语义契约下,但是由于专业原因,对于对方专业领域的信息往往接触不多,这使得他们的专业相对封闭.那么,经济学者们要了解某一项化学成果,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编码解码,使最初的专业化的信息变得能够被他们容易的理解.

这个传播的过程是如此继续下去的,直到受众不再传播.当然,这里的受众和其他传播者,并不是指单一的个体,而是符合定义的人或组织的集合.

传播的媒介,是得到传播学着重研究的领域,媒介起到一个信息传递相似度检测的作用,信息无论是以文字还是声音还是图像的形式得到传播,其目的是使最初的信息能够有效的传播,但是,从最初的信息到媒介所包含的信息再到受众接收到携带信息的媒介,这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解码和编码,由于传播者和受众的原因,信息也许会发生变化,其含义与最初的含义可能不同,如何确保信息的失真度最低,是科学传播研究的问题之一.[5]

四、总结

上述分析着重强调了在科技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重要作用.从计算主义的视角,对科技传播中“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性间实现知识共享”[4]这样一个最核心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由于科技研究事业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相对较小和相对封闭的系统,即使是科技研究事业内部,不同领域和专业也相对封闭,这使得科技传播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有效的传播,在本文的语境中,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算法的变换或编码解码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最根本的层次上分析知识、信息、共享、传播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及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它们的意义,虽然可能这种努力现在还是有些粗糙和简陋,但是在科技传播研究的方法上,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