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考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46 浏览:154532

【摘 要】 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在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产生着深远影响,《判断力批判》作为了解康德哲学体系的一部重要著作,自然被引进中国.对于此著的翻译,国内单行本主要有三个版本,此外还有未出版的以及康德论文集收录本.本文对《判断力批判》中文译本的各种版本进行了考证.

【关 键 词 】 判断力批判,康德,中文译本

A study on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

Xiong Che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

Abstract: Critique of Judgment written by Kant, on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founder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Many Chinese studied this book, but nobody discussed about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systematically. There are three main separate Chinese translation booklets in China. In addition, some anthology of Kant also included Critique of Judgment. The present article mainly investigates five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ritique of Judgment.

Keywords: Critique of Judgment, Kant, Chinese translation version

一、康德及《判断力批判》

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为其哲学代表作.中国翻译康德作品的译者,较早有胡仁源、张铭鼎、蓝公武、牟宗三、韦卓民、宗白华等,近些年又有邓晓芒、李明辉、韩水法、曹峻峰等.目前,国内的《纯粹理性批判》有四个译本,《实践理性批判》有六个译本,《判断力批判》有三个译本(此处专指单行本),其中《判断力批判》译本最少,也是争议最大的.

《判断力批判》于1790年在德国问世,全书除一个序言、一个系统完整地导论外还有两个部分,即“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和“目的判断力的批判”.前者主要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主要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以及一个共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和“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二、《判断力批判》的中文译本

宗韦合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一版,宗白华译上卷,韦卓民译下卷.上下卷都是根据德文本直接译成中文,但两者依据的德文本并不相同,宗白华是根据德文版“Grossherzog Wilhelm Ernst Ausgabe,Druck von Breitkopf und Hartel in Leipzig”译出,韦卓民则是根据“Karl Vorlander 1922年Leipzig版”译出,并参考“James Creed Meredith 1952年Oxford版”英译本.两位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当面商榷,故此译本的上下卷并不完全一致.宗译上卷含1790年第一版序、导论(包括原文9节)、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将原文60节分两大部分,即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辩证论”且根据内容将各小节合并为大章节),后附《康德美学原理评述》(此为宗白华本人对康德美学的见解).牟宗三在自己翻译此书的序言中曾评论此本:“人不可无事,偶见大陆出版之宗白华先生所译的第三批判于坊间,遂购得一本,归而读之,觉其译文全无句法,无一句能达.宗白华先生一生讲美学,又留德,通德文,何至如此.又想宗先生虽一生讲美学,然其讲法大都是辞章家的讲法,不必能通康德批判哲学之义理.”

韦译下卷含四个部分:一是导言,实际是原文第六十一节“关于自然的客观目的性”,译者认为此为全书第二部分的总题,故而加“导言”此标题,二是正文,有两大章,为目的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三是附录,含原文22节,最后附加“关于目的论的一半解说”,这实质是韦卓民个人对目的判断力的解读.对于宗和韦的翻译,王元化曾委婉地指出韦译胜于宗译:“他移译的康德著作,就国内来说,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堪列上乘,比如,《判断力批判》这部书的上卷原是由别人译述的,后来出版社改请他续译下卷,就是因为编者认为他更能胜任的缘故.”但何兆武并不看好此译本,他说:“唯一的中译本则错误百出,尤其是韦卓民所译的后半部,把英译本的错误还都弄错了,使人无法卒读.”他还认为韦卓民并不是根据德文原本翻译而来,而是根据英译本转译.“韦译部分号称是译自原文,其实全系由英译本转译,而且连英译本的错误也还译错了.”

曹方久在《韦卓民:康德哲学著译系列》中称韦卓民对《判断里批判》的上卷亦有译本,只是尚未出版,今藏于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牟宗三译本:名为《判断力之批判》.1992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今大陆也有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子.此译本是根据Meredith的英译本转译的,还参考过Bernard与Pluhar两人的两种英译本以及德文原本.后附《译者关于审美判断之超越原则之商榷》,依中国传统哲学再作真善美之分别说与合一说,自认为是超越了康德.从序言中就可看出,他将中国哲学(儒家、佛学、禅宗等思想)与康德哲学作比较.目前,国内已出了不少文章和专著讨论牟宗三与康德哲学.此外,此译本中对一些专名的翻译不同于一般说法.比如,一般所说的“优美”,此本则译为“美”,一般所说的“崇高”,此本则译为“崇高庄严伟大”,简称为“庄美”.牟宗三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将此本译出,翻译之谨慎,序言中可见:“关此译文,吾曾反复修改过好多次:先改其错误,后改其模糊不清,凡稍有疙瘩处必予以顺通抚平.凡遇难通处,吾必三译对刊.遇有专词或名词不谛当处,吾必对质德文原文.德文文法吾不懂,但康德所使用之专词吾大体皆知.有时非专词,但于行文上亦以名词出之,Meredith译不谛或不显明处,其他两英译反较明而较谛.凡此等处吾皆有注语以注之.”这个译本牟宗三本人也是十分看好的,序中有言:“吾译前两批判时,未曾费多次修改工夫,故于译文,以此译为佳.”其弟子蔡仁厚先生也有记载:1993年1月22日(农历除夕),先生就新译《康德:判断力之批判》作题辞云:“此书之译,功不在玄奘罗什之译唯识与智度之下,超凡入圣,岂可量哉,岂可量哉!然真正仲尼临终不免叹口气,人又岂可妄哉,岂可妄哉!诸同学共勉.牟宗三自题.” 然而邓晓芒在翻译《判断力批判》时作序说:“在已有的中译本中,要么译者对康德哲学缺乏了解,要么不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翻译过来的,而是从英译本转译的,与原文出入较大,不少意思译得不明确,错漏也比较多,加上译名的不统一和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都不能令对康德哲学有兴趣的中国读者们满意,更谈不上满足康德哲学和美学的研究者的迫切需要了.”可见邓晓芒对上述两种译本评价都不高,也故而有了第三种译本.


邓晓芒译,杨祖陶校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此本是根据卡尔弗兰德尔编、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丛书》第39卷(汉堡1924年第6版,1974年重印本)(KritikderUrteilskraft,Hrsg.von Kral Vorlander,Felix Meiner Verlag,sechsten Auflage,Hamburg1924,Nachdruck1974)译出,还参考了普鲁士科学院版《康德文集》第5卷,柏林1968年版(Kants Werke,Band V.Akademi-Textausgabe,Berlin 1968),WernerS.Pluhar的英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学经典哲学》第6卷,1999年版:Critique of Judgment,transta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 Werner S.Pluhar with aforword by Mary J.Gregor).译稿经杨祖陶细校而成.此译本较为忠实原文,将原文的小节皆纳入目录,调理清楚,语音上也尽量复合德文的表达,故从中文文法上看不太流畅,文字上也不求“雅”,追究直观,是近年来最受推崇的中文译本.

除了上述三个单译本外,一些康德文集的中文译本中也收录了《判断力批判》.

《康德美学文集》,曹俊锋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不仅收录了《判断力批判》,还收入了康德的其他有关美学方面的论著.

《康德著作全集》,李秋零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为底本,包括康德生前公开发表过的所有著作.此本中的《判断力批判》是直接从德文译出,翻译也十分仔细,特别注意一些专名的区别.李秋零的这个译本也是国内目前较受欢迎的中文译本.

《康德文集》郑保华主编,改革出版社1997出版,收入的《判断力批判》为宗韦合译本.

由以上多个译本可以看出,人们往往不满意先前译本,才会对原著进行新译,以求精益求精,也自然意味着老的版本有缺陷,但这并不代表陈旧的版本就没有了价值,至少它在新译本出来以前曾有着重大作用,而且不同的翻译也是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理解,甚至包含了译者自己的一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