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到反人本主义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13 浏览:11965

摘 要:20世纪欧陆哲学的发展中两个“人的终结”的轨迹——其一是发端于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主义,中经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由巴特、拉康、德里达、福柯完成的后结构主义的反主体、去主体的倾向;其二则是从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至海德格尔完成的存在主义的反人本主义.而海德格尔正位于这后一条线索上暂时的终端.

关 键 词 :人本主义;反人本主义;海德格尔

(一)

近代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和终结都是“人”.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指出了人成为主体与世界成为图像(客体)是同一进程,这两大进程是相互交叉的.根据福柯在《词与物》中的分析,“人”同时作为“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出现了,在生命、劳动、语言各方面被建构出来,因此“人”是近代知识型的产物.


从海德格尔和福柯的界定中可以看出,人类学在近代西方的知识论上具有一种“元认识论”的地位.正是把人作为主体,世界作为客体的人类学,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各种思潮奠定了一个新的基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知识空间.

无论如何,人本主义与文艺复兴是分不开的.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其思想的焦点是将上帝之城的世俗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开始萌发.人本主义设想的人是理性的人、抽象的人、非历史的人,这些人只是人的一些碎片.黑格尔提出的“主奴辩证法”既是挽救启蒙式主体性哲学的最后一次努力,也是第一次救赎人的努力.20世纪初胡塞尔指出,世界不仅是由我的先验意识构成的,同时也是由别的先验意识构成的,“他人”的出现否定了意识的孤独性,也因此否定了唯我论,多个意识的并存就是“主体间性”[1].然而胡塞尔与黑格尔同样面临的问题就是“他我”与“自我”分裂之后,无论以什么办法弥补其中的裂缝都是于事无补.

20世纪的哲学据称是“三H”(Hegel黑格尔,Husserl胡塞尔,Heidegger海德格尔)的时代.人本主义在胡塞尔和尼采那里走到了尽头,接下来就是海德格尔的开创性工作.

(二)

海德格尔从批判西方形而上学入手,认为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将人固定化、本质化.这种“存在者”(或存在物)与其他的东西不同之处在于,人不能像定义物体一样来定义,对于物体可以说它“是什么”,但对于人不能说他“是什么”.海德格尔借用“此在”一词来指代被形而上学污染过的“人”.普通的物体是“现成存在”、“本质存在”,是定型化的东西,而此在则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为此在有选择性.此在如何去是、去存在呢?即此在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呢?现就根据《存在与时间》里的若干段落来解读海德格尔的“此在”观点.

与传统哲学主客二元的认识论不同,此在与世界、与物的关系被海德格尔重新发现.如今人们习以为常地把认识当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看法所包含的真理却是十分空洞的[2].海德格尔认为,人(此在)与世界的本真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此在与世界并不是先分裂,再弥合,毋宁说“此在总已经在世界之中”,世界也总是此在所属的世界.此在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就是与用具的“上手状态”,但此在并非是孤立的此在,此在通过用具的指引作用而与他人(他在)的上手状态发生关系.由此,海德格尔进入他人共在问题的分析.

此在必然与他人共在,那么此在与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海德格尔以为传统哲学人与物的主客关系也适用于人与人,因为他人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在世界成为图像(客体)的同时,人也被当作对象.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胡塞尔挽救“他人”的努力挣扎投出了最后一根稻草,将黑格尔的“自我如何确认他人”的问题转换为“此在本质上如何是一种共在”.

无疑传统的人本主义乐观地认为的那种自由意志式的主体,在海德格尔这里被彻底地戳穿,所谓的自我、主体和理性只不过是启蒙哲学的一项发明,如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和尼采的“超人”仍是主体形而上学.

(三)

海德格尔反人本主义的立场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在罗马,我们碰到了第一个人本主义,所以人本主义本质上始终是一种特殊的罗马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于罗马人与晚期希腊教化的相遇”[3].海德格尔指出《存在与时间》所表达的思想是“反人本主义”的,但应该澄清一种误解:反人本主义并不就是“非人道”、“非人性”和贬低人的尊严,而是由于传统的人本主义从实体和本质的角度理解人,把人的地位放的不够高.所以海德格尔意欲保留人本主义一词,但要重建人本主义的内涵,即用此在的方式去理解人[4].

人文科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构成人,而是消解人.而对《存在与时间》的进一步解读,我们多少可以窥见由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至海德格尔完成的存在主义的反人本主义中,海德格尔正位于这条线索上暂时的终端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