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与人的维度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91 浏览:104302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云南昆明650050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 要 :人的生存与技术息息相关.技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似度检测,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基础.技术的发展与人的生存维度密切相关,技术拓展了人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延长了人的生存时间,不仅延长了人的生理时间,也延长了人的历史时间,技术对人的历史存在和文明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技术的落后导致人的存在减少.技术不发展对人的存在阻碍作用.人运用技术对地球过渡开发,引发生态危机,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合理利用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怎么写作,在人类的存续与生存维度拓展中得到可控的发展

关 键 词 :技术;技术哲学;人的生存维度;人的本质;生态危机.

1.技术与技术哲学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从最初的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后,人和动物就区别开来,制造和使用工具就是人类的技术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也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的使用拉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走向现代的步伐从此呈现加速度向前.机器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伴随一次次的革命化浪潮,人类的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以18世纪末开始的科技革命在一百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把地球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航空航天技术把人类的足迹带入了月球,触角深入了火星,人类的生产力在科技的推动下获得巨大的发展,以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政治、文化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不充满技术的力量.然而技术作为哲学专门的研究对象却较为迟缓.德国的拉普认为“技术的第一特点就是它总是一种事实上给出的现象” [2].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传统哲学研究往往是解释世界,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导致技术很晚才成为基础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1877年德国卡普(E.Kapp)出版《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被认为是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技术本身的结构是多维的和复杂的,哲学上的定义很难统一结论,拉普认为“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从而影响到人的生活方式,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正如恩格斯指出:“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等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等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4]技术体现着人类的力量和财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既是财富的最可靠的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5]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似度检测.从马克思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早关注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当然,技术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也与19世纪技术高速发展,对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分不开.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存的维度和生存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2. 技术与人的生产

人的生产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生存的需要,这是生产力的范畴,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物质资料的丰富,从人类整体来讲,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改造自然为人类生活丰富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比如我国杂交水稻等一系列农业技术就为我国的人民生活带来了足额的粮食供应,为我国社会整体小康水平奠定粮食基础;从个体来讲,由于交通运输技术和冷藏技术的发展,内地的居民个体能够享受到遥远的大洋彼岸的海产品等,为个体的人的食品的丰富提供可能.对于人的自身生产来讲,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能够按计划来进行生育,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非自然生产的多种可能.

3. 技术与人的属性

人的属性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 但人之所以为人, 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正是由于技术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增加.比如,由于地球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一个人所使用的技术产品来自于本国社会所生产或者其他国家的生产协作,这样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就与其他的人或者群体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技术越发展,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就越多、越大.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越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人的本质属性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


4.技术与人的生存维度

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基本生存维度,这三个层面的生存维度与技术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换言之,科学技术的变化突出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与自然的相似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上面已经叙述.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魏义霞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要揭示个人与自身的关系” [7]而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实际上是个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以及由此而个人享有的精神和文化修养.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管读书还是行万里路都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只有技术的发展才能提供人在短时间的个人人生实践.

5.技术与生态危机

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获得巨大的发展,人类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由于人类的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影响,人类生存面临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从资源来看,人类200 多年间的工业化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静态储量的耗竭就近在眼前,只剩数十年和百余年光景,远不够人类享受数百年乃至千万年之需.

其次是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技术大规模发展,对自然的掠夺,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沙漠化、水土流失、大量的物种灭绝等,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在2007年,IPCC进行评估报告认为,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如果突破2℃这个临界点,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8] .

结论

从上述分析看,由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的发展,人的生产方式、生存维度,社会属性等都有了内涵和外延式的巨大变化,人的发展人离不开对技术的依赖,技术也不能脱离人而存在.然而,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仍然在人类,一方面来说,减少资源破坏在人类;另一方面来说人也必须使用其他技术来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在使用其他技术的时候,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发生相应的其他变化.只要人能够正确使用技术,使自己的发展、生产方式、生存维度与生态发展同步进行,人类就能够渡过危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页

[2]F-拉普 技术哲学导论 [M] 刘武译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第19页

[3] F-拉普 技术哲学导论[M] 刘武译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第3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7]魏义霞,《人的生存维度及其哲学回应》(D),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8] IPCC,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

作者简介:徐杰,男,(1971―),高级工程师.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