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涵义行为特征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300 浏览:84100

【摘 要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骨干成分和核心力量,是推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增长的力量源泉和关键因素,如何清晰的界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涵义以及对其行为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是高职教师成长和激励的首要前提.

“双师型”教师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专业称呼,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涌现的“新生事物”,是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特有概念.如何清晰的界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涵义以及对其行为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是高职教师成长和激励的首要前提.

一、“双师型”教师说法的提出

“双师型”教师这一说法或者说是概念的提出,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教授,在1990年12月5日《中国教育报》的第三版上发表题为《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篇文章,率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这一说法.文章分析阐述了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在培育“双师型”教师及教师队伍的经验做法,鼓励广大高职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多渠道主动地承担企业的技术项目,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职业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

现教育部前身的国家教委在1998年2月16日《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教职[1998]1号】中提出了“要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来看,高职教育界对于将“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目标已经没有任何的异议,但是对于什么才是“双师型”教师,尚未达成共识.对于“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的界定,经过仔细的对比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双职称”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至少既要具有教师系列的讲师的职称,又要具有行业内的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的职称,即具有两个领域(教育领域和职业领域)的中级或者以上的职称,才能算作“双师型”教师.目前的许多文科类的高职院校大都采用这一观点.

2、“双证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至少既要具有教师系列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有职业领域内的职业技能和资格证书,即具有两个领域的基本从业资格.这种观点的要求显然较前一种观点降低了标准.

3、“双素质”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要具有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又要具有行业和职业领域中高级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即能够胜任两个领域的本职工作,而不拘泥于资格证书或者职称证书的表现形式.

4、“双经验”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要具有教师的执教工作经验,又要具有行业和职业领域的从业经验,即具有两个领域的实际一线工作经验,或者是至少在某个企业进行过专门的实践工作.目前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并且具有高学历的行业人员正是高职院校急需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涵义应该是上述“双职称”观点和“双经验”观点的综合,既要具有两个领域中级以上职称,又要具有两个领域的实践工作经验.这样的标准看起来较高,但是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双师型”教师行为的特征

结合上述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和涵义的解析,结合身边的教学工作等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双师型”的教师,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行为特征

1.具有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双师型”教师经过系统的专业历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双师型”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宽泛的知识层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等.

2.具有较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双师型”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通常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他们一般不满足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教学这一知识和思想的传递过程来展现个人才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比较重视成就激励以及精神激励

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学生能力的增长,这样的结果才是他们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而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则退居次要地位.

4.工作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可以说“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多变的,不确定的教学环境,虽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可能差别不大,但是比照因材施教的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决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5.较强更新知识和自我提升的追求

从客观环境看,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保证“双师型”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和发展,为避免知识陈旧而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存在更新知识的外在压力.从主观意愿看,“双师型”教师对知识的认同和尊重,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追求,无疑都是他们主动学习,更新知识和自我提升的有效动力.

本文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研究》的阶段性科研成果,课题编号:246024.该成果同样归属于辽宁省高教学会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怎么写作职能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HYB13232.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