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现象原因与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55 浏览:121538

“高原现象”又称“高原期”,是1897年布瑞安与赫特用来描述报务员学习接收电报技能中出现的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此后它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描述技能练习的一个重要概念.197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费伦斯等将它引入职业生涯领域,提出“职业高原”概念,用以描述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停滞期.今天,“职业高原”己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调查认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职业高原”现象,这对高校图书馆员本人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现象十分必要.

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个体原因.主要包括个体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晋升的内在动力和个体的职业能力.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员出现“职业高原”现象的大都是中年馆员,一方面,他们面对多年轻车熟路的借借还还工作,感到没有挑战性;另一方面,他们学历低、基础差、再学习能力不强,面对高校图书馆日益现代化的冲击又感到力不从心.计算机、英语的学习没有明显的优势,职称评定、奖励评选、职位晋升都难有突破,他们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导致出现“职业高原”.

2.组织原因.高校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往往忽视图书馆的价值.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知识、学历等方面实行高水平配备,而图书馆作为教学的辅助部门,在招聘、录用人员时没有人事自主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不来,往往成为安排相关人员的收容所,导致图书馆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这种先天的不足是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现象的客观原因.

3.传统的职业形象.书馆职业往往给人一种简单而程式化的工作印象,没有创新和深层的价值,没有高素质人才.这种传统的职业形象,容易使得图书馆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进而带来图书馆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较低、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个人满意指数低、缺乏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

4.结构原因.高校图书馆实行坐班制,工作环境封闭,借借换换、看书守摊的常规性工作,单调、没有挑战性,也很难获得成就感.加上图书馆竞争和激励机制不健全,考评制度还很笼统,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使员工感觉不到工作的压力,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产生“职业呆滞”和“职业倦怠”最终导致产生“职业高原”.

二、解决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问题的对策

1.实施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大致分为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和多重职业发展三种形式.横向发展指发展员工的多重技能,包括专业水平的提高、管理技能的提高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包括增加现有工作内容和工作轮换;纵向发展是指具体在某一领域的职称晋升道路;多重职业发展是指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结合.单一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必然会使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约束和限制,使他们把精力过多放在职称晋升上,而现行的图书馆职称晋升层级结构又相对简单,按照传统的纵向发展模式,一旦晋升受阻,或过早进入职业顶峰,就很容易出现“职业高原”问题.在这一点上,可以考虑高校图书馆员的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在图书馆员的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中,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就感:一条业务发展道路;一条管理职业道路;一条业务和管理并行的职业道路.其中,一些图书馆员虽然不能走传统的从部门主任到副馆长到馆长这条职业道路,但有机会在项目、发展委员会等方面获得充分的成就感,这样就有利于解决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问题.

2.岗位轮换制.岗位轮换制是多重职业发展道路的内容之一.实行岗位轮换制,就是在保证图书馆秩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图书馆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实行岗位间的轮替.其优点在于时刻保持工作的新鲜感和动力感,不会因为长期从事同一项工作而变得麻木或热情尽失,同时,互相了解同事的工作流程,可以形成对身边人的尊重,此外,还可以充分认识自己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的位置和重要性,提高自信心.

3.图书馆员自身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当高校图书馆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再有挑战性,自己的能力、绩效对组织的贡献不再重要或得不到承认时,首先,应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职业发展的“高原期”,接受“职业高原”这一事实,并克服由此带来的挫折感和愤怒感.高校图书馆员应认识到:一方面,人一生的职业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总有停顿或间歇;另一方面,职业高原期并不意味职业的终止,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间歇,是新的飞跃的起点,只要端正好心态,不断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就能顺利地渡过职业高原期.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现象,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引导图书馆员走出职业高原期,促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怎么写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