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81 浏览:19560

摘 要 :深刻了解干部的内涵,解决当前人们对干部和公务员概念的混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竞争力,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改革创新,着重从“如何选人、用人、培养干部、管理干部”这四个方面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Abstract: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cadres, cadres and people to solve the current confusion in the concept of civil servant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develop socialist democracy, strengthen the petitiveness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o resolve the current existence of the contingent of cadres in some of the adverse phenomena of great significance. Persist in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focus from "How to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training cadres for management cadres," the four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cadres.

关 键 词 :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 选拔机制 管理机制

Key word:Personnel system reform selection mechani management mechani

十七届四中全会主要是解决党的建设问题,为什么在这个决定里,专门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因为当前在干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在干部队伍自身素质方面还存在不适应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改革.

一、干部内涵的界定

从建国到实行公务员制度之前,“国家干部”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羡慕的称呼.因为有了国家干部这个身份,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本.那时上到国家主席,下到杂技团演员,都被称为干部.

第一,国家干部的概念.国家干部是指列入干部编制、享受干部待遇,从事各种公共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主要包括以下6类人员: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中国的工作干部,各党派的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军队中担任排级以上职务的现役军人,社会团体与群众组织的领导与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二,国家干部与公务员的关系.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行政编制就是“走”行政级别路线的,如:科员、处长、部长.机关中还有事业编制的人员,这部分人基本都可以走职称这条路.机关中无论是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的都属于干部,但只有行政编制,并且符合另外两个条件,才称得上公务员.现在事业单位中,有三类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干部、工勤人员.管理干部的身份最复杂,可以有职称也可以没有职称,在任职前也可能是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也可能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干部或技术干部,如“院长、校长”等.技术干部是“走”职称路线的,如:医生、护士、教师等等.工勤人员是工人身份,如:技工、高级技工等等.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干部”这个身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了,如果严格来说,过去意义上的“干部”只等于现在的公务员.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干部,主要还是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包括企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我国到二二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干部是主要因素,只有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能更好的选好用好干部.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是通过组织部门执行的,因此,组织部门的工作对于选拔优秀干部是个关键.20世纪80年代就有个说法:“中国富不富,关键在组织部”.就是看组织部门是否能给一个地方配备有能力、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这样就能带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使一个地方富裕起来.

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需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拓宽渠道,让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干部的评议、选拔、任用,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才不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干部才会拿民众当回事,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从而可以确保党的先进性和长期执政.否则少数人掌握干部的升迁,就会导致干部只对少数领导干部负责.也就是通常说的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

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现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不仅要应对激烈的经济竞争,而且还要应对激烈的思想竞争、制度竞争、政治竞争.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缺陷,人们开始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怀疑,由于中国金融界没有受到重创,而且中国最早走出了金融危机给经济造成的低谷,于是人们开始重新打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及时进行宏观调控,能集中精力办大事,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有了一种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不代表你这个国家就能发展好,必须选好人用准人.

三、如何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不断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这个方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的.下面从“如何选人、用人、培养干部、管理干部”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

1.拓宽视野,完善干部选拔机制

关于如何选人,主要是规范提名权,关键在于提名权向普通党员、民众方面靠近.

首先就是规范提名的范围和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范围要扩大,方式要多样.第一,提名的范围.不仅提领导身边的熟悉的人,领导不熟悉的人也应该受到重视.注重扩大选人的视野,让普通党员和民众也参与提名.第二,在干部初始提名方式上,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群众联名推荐提名、各党派推荐提名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过去选拔干部全部采用任命制,现在是以任命为主,逐渐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好处是可以使一些年轻有为,有思想,有魄力,很少接触领导干部的人脱颖而出,杜绝了跑官写官的现象,减少了腐败,竞争性选拔上来的干部必然会好好干,以对得起选他上来的广大民众,否则花钱写来的官上来就想着怎样去搂钱,因为他不能做赔钱的写卖.

2.德才兼备,强调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德与才是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终究要败坏党的事业.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品位上.评价一个干部有没有德,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考察领导干部的德,要注重考察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

3.培养造就,具备能力的年轻干部

大力培养年轻干部,是因为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培养年轻干部,一要加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方法一个是通过培训,另外就是通过自学.二要加强党性修养,培养年轻干部良好作风.强化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引导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他们的法纪观念,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要加强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

4.严格要求,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一要加大对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重要部门是指管人管钱管项目的部门,关键岗位是指各个部门的一把手或者是重要部门掌握实权的副职领导.重点管理是指组织纪检部门除了对这些人要进行正常管理,还要对他们8小时以外的活动有所掌握,对他们的情趣爱好、出国情况、配偶、子女是否在国外定居都应该掌握,对于裸官要严加防范.二要严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现在有很多单位的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不干正事儿.我们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不仅要选拔好,使用好,更要管理好、监督好.三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主要是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总之,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一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党的事业也是如此.我们党只有拥有更多的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才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最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