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创“本土特色”全科医师制度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10 浏览:84227

讨论嘉宾:

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陈 竺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殷大奎

卫生部妇社司司长 秦怀金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 饶克勤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柯 杨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 曾益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张 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祝珠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月坛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主任 杜雪萍

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印发,我国正式开始了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制度的创建之路.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师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怎么写作模式.基本建立全科医师与城乡居民比较稳定的怎么写作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师,以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怎么写作需求.

《指导意见》将全科医师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

7月15日,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贯彻《指导意见》座谈会,就我国全科医学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指导意见》带来的变化、如何落实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联合发出倡议.认为这是党、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国务院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和对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

全科医师素质不高未成为健康守门人

秦怀金 近年来,社区卫生怎么写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怎么写作水平不高、老百姓不信任等.而核心因素就是全科医师素质不高,还没有发挥理想中的全科医师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第一,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一个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个基层医疗卫生怎么写作机构,注册的执业全科医学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仅7.8万,距离《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30万的目标差距非常大.第二,对全科医师的认知度比较低.第三,有利于全科医师发展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形成.主要包括待遇、职称,医保政策等仍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现状

过去,我国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临床专业领域培养专科医师,而忽略了全科医师的培养.随着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全科医师的队伍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其人才缺口尤显巨大.而与此同时,现有的全科医师缺乏职业荣誉感,人才流失严重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层医疗发展迅猛 人才缺口更显巨大

张愈 国际上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已有百年历史,医学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这些国家全科医师队伍的人数占全部医师总数的30%~60%,他们活跃在家庭和社区,承担着80%以上的基本医疗和保健工作.

世界各国的医疗实践证明,发展全科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是低成本、高效率医疗体系的基础,全科医师提供的可及性、综合性、协调性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全科医师怎么写作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这两个体系的基础.(各国全科医师与怎么写作人口比例,见表1.)

而2007年的一次调查却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师仅有6 321名,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我国仅有6万名职业范围为全科医师.

WHO和世界家庭组织共同指出,在新世纪平均每2 000人配备1名全科医师才能满足人们对基本卫生保健的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制度,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合格的全科医师十分紧迫.

缺乏职业荣誉感 成人才流失难言的痛

杜雪萍 我认为,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社区卫生怎么写作应该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还缺少在社区卫生怎么写作机构成长的土壤,这需要配套政策,更需要落实.

晋升太难也是人才流失的主因.在北京,一所200人左右的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只有一个正高指标,中心主任是正高,其余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晋升正高,这种依据大医院床位核准的指标,极不适合人才发展.

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的晋升指标到底该如何核准,是按怎么写作人口数量?还是六位一体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倡议书

为了推动《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7月15日向全国医务人员发出倡议.倡议书指出,全科医师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础医疗怎么写作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我国医疗怎么写作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关键环节.

建立全科医师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医生执业方式、医疗怎么写作模式实行的重要准则.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来审视统一规范化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怎么写作模式.积极投身到全科医师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医疗怎么写作体系的实践中去.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医务人员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的住、用的好”的全科医师.

医学教育机构要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卫生行业协、学会要积极组织全科医学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宣传全科医师制度,引导人民群众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应医疗怎么写作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就医习惯,分级医疗、签约怎么写作、首诊在基层.增强全社会对全科医学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医疗制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

行动

虽然全科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且没有受到高度重视,但我国仍有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全科医学的发展研究工作.他们默默无闻,为今天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年实践 盼来春天

祝珠 国务院关于全科医师制度的建立,让我们觉得全科医师的春天来了.

从2000年开始,上海中山医院就开始了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目前,上海13个大学的附属医院都有全科医师的培训基地,培养出了500多名全科医师,已经分布在各地的社区岗位上.

总结上海多年的培训经历,可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人员的流失.而造成流失的主要原因为:①沿海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而全科医师的待遇与专科医师相比差别较大;②基于前景和晋升的问题,全科医师并没有像其他专科一样,拥有副主任、主任、医师的晋升机会,让全科医师看不到光明前景;③全科在公共卫生都有博士点,但临床方面并没有,希望能在卫生部的协调下,让优秀的全科医师尤其是师资,能够进入到硕士点、博士点接受培养;④缺乏国际交流平台,相比其他专科,全科医师无法通过国际交流的平台,跟上国际步伐.

专科医师一直在行动

胡大一 多年来,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分布非常不合理,一直希望能够在新医改中,看到重构分级医疗网络的举措.过去我曾经在阿里、河西走廊等多地探索医疗改革,对当年的赤脚医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自己也做过全科医师,虽然后来到了大医院工作,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对全科医学的关注.

应该呼吁大医院的心血管专家走出医院,到基层、到西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或者带着基层医生和医院专家共同做慢病防治工作.在方便患者的同时,基层医生也有更多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基层医生,提高基层的医疗怎么写作水平,这是专科医师能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实践与探索中前行

柯杨 北大医学部做全科医学教育虽然已经3年,但学科还不成系统、教师队伍尚不健全、知识和国际化接轨程度也远远不够.因此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筹划,并在今年5月正式成立了全科医学系.对全科医学的考虑和设想是,建立既有国际借鉴,又结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学科和基地,培养师资,探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的改善.首先,让学专科的医学生,在成为专科医生的同时具备全科的思维理念和能力,减少因为专科无限细分出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专科弊端.医学生通过对全科医学的了解,毕业后在择业时也能多一种选择.其次,希望在硕士博士学位的获取上,探索和专业学位培养接轨的.最终让全科医学拥有和其他专科一样并列的位置.

建议

正如多数专家所说,《指导意见》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全科制度的建立,完善卫生体系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才可能为医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如何做,各位专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杜雪萍:

应为社区医疗机构增加社会工作者编制

应适当增加社区卫生怎么写作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并尽快对全科医师岗位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怎么写作机构都面临留不住全科医师的尴尬,是因为全科医师觉得自己不像个医师,倒像个干杂活的.因此,我们呼吁在社区卫生怎么写作中心应该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这样,全科医师的工作才能下沉,其综合怎么写作和临床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祝珠:

医学院校需设置全科学概论必修课

以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为例,全科学概论已经上了好几年,但都是选修课,并没有成为必修课.我认为医生不是简单的理科生,尤其是全科医师.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更需要加强人文素养.

当年,为了招到优秀的全科医学生,我们放宽了政策非常宽松,即凡是愿意到上海来工作的,都作为紧缺人才留在上海落户.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招到优质的学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医学生大学阶段没有接触过全科医学、全科医师的概念,这些学生也没有做好成为作科医师的思想准备.未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投身到全科队伍中,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设置全科学概论等必修课.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

建议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理由如下:

1.以上海为例,患者一旦生病会变得不知所措.他们看似可以自由选择医院治疗,但绝大部分都无法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即使到了医院也不知道怎么办.加之因为历史的原因,有的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并不认可,因此大都拥到了医院.此时,如果医院设置有全科,就可以将发烧、腰腿痛等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流,缓解其他专科的就诊压力.

2.在岗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以医疗为切入点,以临床技能的培训为重点.为了保证全科的教学质量,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各个临床专业专家的介入.而医院大学的附属医院,往往是知识密集、多学科学者、专家集中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能够担负培养全科师资的重任.因此有必要将各专科的规范、常规引入到全科的培训.

3.我国各个专科的发展都很好,全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非常落后,将会影响到我国医学的整体发展.因此,我认为应该集中有能力代表我国全科医学水平的人才,开展对临床师资的培训、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以此推动我国全科医学的研究工作.

4.希望建立一批热爱全科的各级教学人员组成的小组.因为历史的原因,虽然目前上海有13家医院承担了培训全科医师的任务,但都是挂在老年科、干部科和急诊科,这些专科医师本身对自己的专科更感兴趣,很难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培训全科医师上.

如,全科医师到心脏科轮转,同时也接受内科培训,培训老师讲的内容可能和平时一样,但反映到全科医师那里,他们在心脏科轮转时看到的、学到的,到了基层工作就看不到了,甚至连简单的心衰都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觉得在医院没必要成立普内科,应该成立全科,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秦怀金:

完善全科医师制度 落实政策是关键

无论从目前社区卫生怎么写作的发展来看,还是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方面来看,真正完善我国全科医师制度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认为需要重点抓好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全科医师的培养,尽快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第二,落实能够稳定全科医师在基层工作的政策,满足全科医师的全面发展;第三,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加快建立调动全科医师积极性的用人和分配制度;第四,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怎么写作模式和方式的转变,为全科医师提供一个理想的职业平台.《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全科医师制度、家庭医生式怎么写作,并鼓励全科医师和居民签署契约式怎么写作关系.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师制度.

陈竺:

必须赋予全科医师岗位足够的吸引力

全科医师是综合能力较高的医学人才,是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转诊、病人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怎么写作的主要力量,我们要善待自己的健康“守门人”.如何善待,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人才培养、工资待遇、晋升机制,尤其是荣誉感和成就感方面给予关注,赋予全科医师应有的地位.一定要深信,只有赋予这个岗位足够的吸引力,才能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建议全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后,从3个方面为全科医师争取待遇:全科医师与居民建立契约怎么写作关系,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怎么写作,按年收取怎么写作费;全科医师还可以多点执业,为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怎么写作,按项目收取怎么写作费;另外,为签约居民提供非约定的怎么写作,也可以按规定收取怎么写作费.这才是全科医师比较理想的收入模式,绝不能吃大锅饭.

曾益新:

通过建立全科医师队伍改变一边倒现状

纵观世界各国全科医学发展,再结合我国出台的《指导意见》,我认为通过全科医师队伍的建立可以带动整个医师队伍的完善和发展,改变目前专科一边倒的现状.

通过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可以把我们原来想做的事情,如专科的培训,亚专科的培训、认证等制度全部建立起来,而这些都是国际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和继续医学培训合二为一.《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这一条,临床专科研究生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起始点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本科毕业生,但两者学习轨道不同,一条是学位制,一条是培训制度.《指导意见非常明确,两者应该合在一起,让医学毕业生接受继续医学培训后,同样可以拿到继续医学教育证书,也可以拿到全科医师培训证书,这是非常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