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设计师应拥有一颗医者心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974 浏览:70279

他是一位国内优秀的医院建筑设计师,更为难得的是他怀有一颗医者心;他的设计不“惊艳”,但也不“落俗”;他一直默默无闻,但设计作品却得到很多院长的认可;他远在西北,设计理念却在全国各大论坛得到认同,作品屡屡斩获专业奖项.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建筑设计师.”他总是这样谦逊地评价自己.

他就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敏.

采访中,他不急不慢,稳稳地说出每一个字,回答时总有小小的停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如同每所医院都有他的性格,每个设计都在讲述他的一个故事一般.

时间,人和设计

20世纪80年代,李敏刚刚结束了同济大学4年的建筑专业学习.当时的中国医疗建筑正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没有一所医院设计能够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认可.不少设计师纷纷留洋,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建筑理念、技术、经验,以推动国内医院设计的发展,当大多数建筑学子追赶这种热潮时,李敏却回到了家乡西安,进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此,他便与这所研究院结下了大半生的情缘.

1986年,李敏开始参与西安唐都医院的改造项目,当时西北地区的建筑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在建设条件上根本无法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唐都医院作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医院改造的试点工程,任务之难可以想象,从门急诊到住院部的设计,李敏均全程参与.西北地区的天气多变,黄沙漫天飞舞,他经常独自在房间里钻研医疗设计,那时他已经认识到医院建筑未来会是发展的“重头戏”.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0年以后,新建医院项目不断,他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全权管理项目,带领团队设计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不论是几百床的项目,还是上千床的项目,他都能运筹帷幄.就这样,他在不断历练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而此时的中建西北院也发生了变化,院里根据市场需求,专门成立了医疗事务设计所,主攻医疗项目,而李敏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

医者心,设计路

“在设计方面,我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设计本身有前车之鉴,但我觉得设计师应尽量找到真正适用业主的设计,帮使用者解决问题,改善医患关系,才是最终目标.”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李敏的设计思想.

他举例说,当前医院内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医生办公室和病房相邻,容易造成对医生的干扰,李敏建议设计一个走道,或者一个空间,与病房隔离开,有突发事件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考虑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李敏逐渐认识到要想从设计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应站在医生和患者的立场进行一场人性化的革新,必须实行“各个击破,细化科室设计”的措施.

于是,李敏的团队开始进行一场“自我完善”.根据以往设计公共空间的方法和经验整理成资料,整合国内外的文献,深入调研,形成一套书面形式的流程.唐都医院就是以此而设计,过去的唐都医院条件很差,空气的控制、医疗流线等均达不到标准.例如生殖中心,从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的取精室味道很大,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但是碍于条件差,纷纷转院,使得人流量渐少.他们依据流程,依次改善各个空间,如加入洗手间,改善通风等,不仅生殖中心焕然一新,更使其成功地成为全球第七例人类基因芯片试管婴儿的诞生地.

这之后,李敏开始关注医疗设计理论的研究,兼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开展医院专科专属空间的设计课题研究.他感慨地说:“很多年都在做项目赚钱,当带着学生更加纯粹地做项目研究时,才发现很充实.”

就这样,从医患关系出发,从西北地区出发,从医院设计出发,他的专科专属空间课题一次次得到了肯定.“拿干细胞移植空间的研究来说,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干细胞移植中心海峡两岸的学习大会发表,反映良好,除了满足医学的功能以外,为患者提供了很好的人性化空间.当时也是考察了301、华西等知名医院,总结经验并提出了我们自己的理念.”还有现在的分娩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化疗中心、配液中心等等,均有实例验证.李敏及其团队的研究从专科开始,形成个性,最终目的为院方带来高质量的医院设计,让患者体验到高效率的怎么写作.

于是,越来越多的专科医院慕名来参观,心脏病、脑科、骨科,从一个角度来看,所设计的类型细化导致项目变小了,其他设计院很多都是几十万平方米规模的项目,而这样的专科医院一般只在三五万平方米,但是李敏想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思路,从市场需求及医院改造来看,今后的专科化会越来越细,专业设置越来越精,对于设计师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好事.一路思考一路行走,西北地区的医院几乎遍布了李敏的足迹,他用医者的心建设着自己深爱的西北故土上的每一所医院,正如他所说的“每一个设计都当成自己会使用的,才会把方案尽善尽美.一个设计会影响到几代人的行为模式,一个设计可以限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设计也可以很有责任感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建筑师更加背负着艰巨的社会责任.”

“在设计中我们能尽到的责任一定要尽到,尽量做细致,问题考虑得相对周到一些,多听听使用者的建议,争取在设计中不断完善.”他强调道.

扎根西北,用心设计

“和医学相比,我们建筑设计是很肤浅,但是在设计角度上来说,还是可以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前瞻性的.作为我们西北的医疗建筑,应该有西北的自身特点,建设不仅要吸收新的设计理念,更要结合当地特色.”李敏侃侃而谈.

的确,以西北的经济特色而论,西北有很富的地方,比如第一个全民医保的就是陕西的神木县,当然也有全国最穷的县,因为缺水,当地医院的检验科里还依然使用水缸,并且定时供水,设备因是外界资助虽属较为先进却欠缺高端人才,资源紧缺,无法建设良好的配套设施.

作为设计者来说,李敏能够体谅到医院的不易,“首先我们会劝院方,既然受条件所限就不宜盲目地比规模、比设备,只要能为百姓怎么写作好就行.近期无法实施,那么就分期实施,考虑预留,让它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李敏依据西北特点,秉承花很少的钱,建最经济实用医院的原则,在设计上想办法,一般的病房为4m开间,当地使用有余,就减小到3.5m,既节省了成本,又可以满足当地使用.“要做到这点其实最关键的是理解民风,真心体会当地民生情况,一所县级医院虽不大,也体现不出设计水平多高超,但是其中蕴含的是院长、设计方等的心血.”

就是这样,李敏坚持做有社会责任的设计师,某家媒体曾将他称为“一位有良知的设计师”.

补白

在李敏的身上,你可以看到救死扶伤的医者与理性思维的设计者完美融合的统一体.在西北地区特有的经济、文化特色下,在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医院建设工程任务中,他都成功地结合医院实际,突显西北特色,设计出实用、适用的医院.如同他的医疗设计作品矗立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上一样,他的一颗心系西北情的设计心也和这片地域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编辑 吕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