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因素的发病调查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839 浏览:145451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9-1354-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无病因可寻的临床常见病,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临床常见: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在这些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负性情绪,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让专科医生无不感到棘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5例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4月~2007年3月住院患者,女10例,男5例.消化内科患者12例,泌尿外科患者3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

1.2 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有腹痛,空腹感,呃逆,咽部梗阻感,腹泻或便秘,反酸,部分有胸闷,肌肉酸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面红,多汗,手抖,情绪障碍,情绪低落,生活兴趣减退,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心害怕,疑病现象,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4小时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躯体形式障碍.

1.3 辅助检查: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全部经过电子胃肠镜检查,并排除食道、胃、结肠等器质性病变.

1.4 心理测评:“HAMD”评分结果,得分超过35分达到重度抑郁状态者6例,占40%;超过20分达到中度抑郁状态9例,占60%.HAMA评分,总分超过29分达到重度焦虑状态10例,占66.6%;总分超过7分表示肯定有焦虑状态6例,占33.3%.艾森克人格测评,15例被测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个性缺陷,集中表现在偏执、强迫、神经质,三项因子分超过60分9例,占入选人数的60%.

2.讨论

曾经有学者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研究中发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双重控制,来自胃肠道的刺激通过传入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通路影响胃肠道的功能.既往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状态下消化道的敏感性增加,心理因素对内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样化的,对于不同特质的个体所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内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抑郁,外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焦虑,从以上患者的艾森克人格测评结果来分析,女性内向型个性患者多易发抑郁症,男性内向型个性患者易发生焦虑症,但是抑郁和焦虑并存现象也很普遍.在会诊联络过程中还发现,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也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依次为家庭人员变故,工作环境变迁,收入减少,退休,人际关系等这些负性事件所造成.临床症状突出的表现为:咽部阻塞感,呃逆,功能性腹痛等,反过来这些胃肠道症状继续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还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生活环境,父母遗传,长期性的应激状态,都不可避免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机体最终发展为功能性胃肠病.有调查表明功能性精神心理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有着共同的行为疗法,支持治疗,暗示疗法,放松疗法等是十分见效的.其次是心理药物的使用,近几年来抗抑郁药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已得到承认,近半数以上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对心理药物的治疗有反应,本院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协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好转,躯体症状的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在综合医院与临床专科的会诊联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它专科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现象也很普遍.

收稿日期: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