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热,在家昨用药

更新时间:2023-1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48 浏览:80658

急性发热是65岁以上老人最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某些急慢性传染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高热可使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炎、肺气肿、心脏病等原发病加重,诱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若在短期内持续超高热(编者注:超高热指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1℃)不退,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已有心肺疾病的老人甚至可能发生猝死.

因此老人发热,特别是急性发热、超高热,需要积极降温,防止对大脑和全身多器官损害.须掌握以下家庭用药退热原则――

38.2℃以上才用药

业已证实,口服退烧药是目前最常用、最安全的药物之一.不过,口服退烧药品种繁多,选用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选择最适合的一种.针剂是最不安全的退烧药物,一般不建议给老人使用.

使用退烧药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1次,体温38.2℃以上才开始服用退烧药,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至少6小时,否则有可能造成退烧过度.一旦体温下降,应立即停药.

交替使用

泰诺林和美林是两种不同成分的退烧药,小儿常用,成年人包括中老年人亦可选用.泰诺林(即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即布洛芬)在退烧药里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内科医生使用广泛.如果同时使用它们则要注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方可选择布洛芬;如果先用布洛芬,则需要至少6小时才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当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时,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如果患者连续2~3天服用退烧药物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看专科医生或住院观察,因为这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需要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寻找病因,对因施治.


本文转载于:{$getarticleurl}

警惕毒副作用

退烧药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吲哚美辛(消炎痛)对胃部刺激较大,老人不宜使用.血小板减少或消化道溃疡病患者慎用阿司匹林.

此外,不能随意将退热药剂量增加,因为大剂量使用退热药可使患者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需要注意的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退烧药前需咨询专科医生.

服药期间多饮水

退烧药多会通过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其表现之一是引起出汗,但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患者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要想达到理想的退烧效果,还要让患者补充足够的液体.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糖尿病患者除外),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退热药只能使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不能使正常人体温降低,而且只是治标不治本,药效仅仅维持数小时,之后体温很可能再度上升,因此对于发热,应着重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