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电力系统”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00 浏览:10325

摘 要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技术类的主要专业之一,也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力系统”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分析内容较多,既是该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掌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中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介绍了如何将任务驱动法运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的教学改革中.

关 键 词 :电力系统;课程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电力系统潮流;短路

作者简介:李芳(1965-),女,河南开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张灵(1965-),女,河南太康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师.(河南 郑州 4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39-01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力技术类的主要专业之一,也是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力系统”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电力系统对称故障的计算、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其中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包括对称计算和不对称计算)内容较多,既是该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该部分系统性很强、计算量很大、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联系上交代较少,学生往往不能较好掌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中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是整个任务驱动法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应用中的关键一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应用于电网规划设计、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根据学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决定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方面着手.设计的教学任务是:根据班级人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各小组在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一个合理的简单电网(由一个电厂、若干个变电站与系统组成),然后对该电网进行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分析.这样设计,每个小组的电网结构或元件参数不相同,避免了雷同;因为是新学习的内容,难免遇到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讨论商量;同时,增加了潮流和短路分析内容,避免了以往学生只埋头理论计算却不知计算有何用的尴尬局面.

二、任务的分析

任务分析是任务驱动法的必要环节,任务分析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突破口).教师通过启发和帮助,使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者依次可以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到旧知识,哪些需要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根据所设计的任务,将任务分解为以下几步:

(1)按照课程单元教学内容,学习元件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画法、电网潮流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等.

(2)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本小组的电网结构、计算方案和任务完成进度,写出计算步骤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

(3)每完成一个情境的教学则要求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的一部分相关内容,在课程教学全部完成后整理写出报告.

(4)检查完善,小组总结分析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协助下查漏补缺.该任务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电力系统的知识;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进度情况,如不能按期完成,则要求学生尽快赶上;若遇到问题要适当调整原来的计算方案,并做好有关记录.

三、任务的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学生在学习结束时,交说明书一篇,并由教师进行当面测评,测评的形式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口试.

需要说明的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作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目前招聘中使用的有效的测评工具,和其他测评形式比较起来,具有以下优点:能测试出笔试和单一面试所不能检测出的能力或者素质;能观察到应试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依据应试者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能够涉及到应试者的多种能力要素和个性特质;能使应试者在相对无意之中暴露出自己各个方面的特点,因此预测真实团队中的行为有很高的效度;能使应试者拥有平等发挥的机会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能节省时间;并且能对应试者的表现进行同时比较(横向对比)等.总之,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测评不仅可以很快的看出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能力和态度进行考核,与教改的教学目标一致,是一种很有效的考核形式.


1.测评流程

(1)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每组5~7人,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

(2)首先由小组每位成员依次轮流发言,时间是2~3分钟,内容主要是自我介绍,说明如何形成电网,电网总体情况.

(3)进行自由讨论,每组时间是20分钟左右.讨论中教师不参与,要注意观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特点,并作好记录.

(4)对于不发言的同学,留下单独回答教师的问题,确保弄清每位同学知识掌握的情况.

2.任务测评标准(见表1)

表1 任务测评标准

测评内容 权重

知识目标 任务完成情况 40%

电网构造 13%

方案、步骤、结果的准确性 20%

文理通顺、文字清晰 5%

理论联系实际 5%

能力目标 语言表达、应变能力 3%

信息采集能力 3%

沟通理解能力 3%

态度目标 团队精神 2%

学习态度 2%

穿着举止 2%

精神状态 2%

其中,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由教师评价,态度目标可由小组同学相互评价.

3.任务的完成总结和评价

教师根据测评、学生上交的论文以及平时上课的情况,点评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及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这些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反思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整个思路和办法,改正其出现的错误,以达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正面评价为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以后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法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边学边用,带着任务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