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扬现代艺术精神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70 浏览:130068

倪贻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在二十至四十年代,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同时又积极的进行美术社团活动,组织各种进步的现代美术社团,组办报刊杂志,撰写了一大批有关现代主义绘画的专注、论文、译文,并创作了大量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本文通过对倪贻德与进步社团的研究来分析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对传播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的贡献.

1.倪贻德与进步社团

在上海美专任教期间的倪贻德,专心致学,开始撰写美术评论并进行文学创作,颇具影响,

1927年秋,倪贻德东渡日本留学,入川端绘画学校学习,跟随日本画家藤岛武二.除了进行专业的学习之外还与王道源一起筹划组织中国留日美术研究会,目的在于团结留日学生,促进中国的美术发展.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后,出于一个炎黄子孙的自尊心,倪贻德愤而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1年回到自己的母校上海美专,任西洋画系教授,并主编《艺术旬刊》.

是年冬,倪贻德从武汉回沪,见到刘海粟,谈起国内的艺术情形时志同道合的筹备组织进步社团以应对国内消沉的艺术界,1932年倪贻德与刘海粟、王济远、傅雷、王薰琴、张若谷等人协商发起社团,在中华学艺社召开成立大会,通过社章,定名为摩社 .“摩社”取自法文“Muse”中文便是“观摩”的意思.摩社的宗旨是发扬固有文化,表现时代精神.“摩社”除了办刊物,还计划开美术展览会、演讲会和办研究所.

1932年底,在“摩社”的基础上,以庞薰琴、倪贻德为代表的画家们组织了“决澜社”,所谓“决澜”其含义是“决心在.中国艺术发展中起到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意在打开旧艺术的决口,掀起新艺术的狂澜.成立之初,倪贻德发表起草了的《决澜社宣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倪贻德投身抗战救亡运动.他到武汉,参加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的工作,任美术科科长.倪贻德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了一年的时间.1938年从武汉乘火车到到香港,在香港找到他的学生梁锡鸿、何铁华,遂在香港九龙住下.1940年,香港成立“中华美术协会”,倪贻德被推举为理事.

1947年倪贻德在重庆遇到美专同学刘苇,两人久别重逢,不久便结成秦晋之好.倪贻德结束了飘零的艺术家生涯,回到故乡杭州.1948年7月,他在夫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西湖艺术研究所,招徒授艺.西湖艺术研究所虽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它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的.在该研究所任助教的何志生,解放后任教浙江美术学院:在该研究所学习的林康华、马玉如解放后转到浙江美术学院学习,后分别任该院版画系党支部书记和油画系教师.1952年倪贻德调到美术学院任教.1955年,离职改任《美术》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1958年,调到浙江美术学院,即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任理论教研室主任,并任浙江美术协会主席,兼秘书长.1962年,成立倪贻德油画工作室.

2.兼容并蓄扬现代艺术精神

首先、倪贻德在审美意识上强调绘画具有审美独立性,倪贻德对于艺术的审美判断摒弃了以往把审美判断与其它判断混淆在一起的状况,把审美判断区别于知识判断、道德判断等等,突出了纯粹的美的本质特征,确立了理想化的造型观和纯粹的审美境界.

20世纪初期,随着英国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西方绘画从早期的注重画什么.转变到了怎么画.西方美学和艺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摹仿论之后,转向了表现论,法国的野兽派、德国的表现主义都是代表.决澜社的画家留学期间也受到了影响.对于模仿,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造不是凭空得来的,须由模仿中产生出来的.所以我们过去绘画上的模仿,正是发展上必经的过程.用了洋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的,是我们应走的路.但所谓表现中国的,不仅在采取中国的题材,也不仅在采用此中国的技法而已,要在一张油画上表现整个,中国的气氛,而同时又不失洋画本来的造型和意味.

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十分清楚地表现出了反对摹仿的思想,提倡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反对把绘画看成是宗教的奴隶或者是文学的说明,强调的是绘画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如果我们将2 0世纪初与之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和美学主张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就不难发现,这时从概念范畴到所提问题的方式都具有了很强烈的西方色彩,无论是谈论传统的艺术问题,还是艺术的分类、欣赏等问题,中国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了西方的话语.无论是陈独秀提倡的“美术革命”,还是决澜社画家提出的“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都可以看出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全面移植和接受了西方的绘画流派和绘画方式.传统绘画中的写实、写意、被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这些具有浓厚的西方文化氛围的语词所取代.所以,审美独立成为了人精神解放、个性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几千年封建统治之后,人们摆脱政治、宗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自觉的重要标志.

其次,倪贻德积极介绍西方新兴艺术形式,宣扬现代艺术精神.在他看来,对于外来的思想,外来的技法,我们尽可容纳、研究,不过,我们只能拿它作为养分,这正象泥池中的莲,在泥中吸取了一切养分而开出艳丽的花来,一般要从模仿中脱离而创造独自的艺术,那种艺术必须表现现代中国精神的.这样中国的艺术界才有广大的前路.

1932年,倪贻德在《艺术旬刊》上,发表了《现代绘画的精神》一文,文中论述了他所理解的现代绘画的写实主义.这是接受了德国人Franz Roh的观念,二十世纪的绘画的基调,是写实主义,在表现着直接的结果这一点上,完全可说是可惊的写实主义.人们为其独自的个性的写实性的表现所惊异,又其强烈的变形的表现效果使人感到灵魂的悸动.这便是二十世纪的绘画的精神.

倪贻德是一位集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于一身的代表人物.他以上海美专的校刊《美术》为阵地,积极而详细地介绍了西方新兴艺术,在决澜社期间,他不仅为《决澜社宣言》执笔,还发表了多篇文章以及译著,介绍西方的绘画理论和技法,有力配合和推动了决澜社运动的开展.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