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90 浏览:155962

摘 要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分析.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

关 键 词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专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职教育教学的对象是15~18岁的学生,由于她们的自尊心与个性人格倾向较强,虽然对新鲜事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且学习能力低下,学习过程枯燥不能给予快乐,不愿自主学习,造成教学目标无法落实;使许多学生感觉学业和就业压力过重,存消极心理.从学科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填塞式" 教学会引起学生逆反厌学情绪,使师生关系出现紧张,对抗抵触,教学环境出现尴尬不协调状态,作为一名妇产科教师除了要探索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基于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探析.

1.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记忆

知识和理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妇产科护理教学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记忆的基础上.就妇产科护理教学教学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强化知识和理论的记忆:

1.1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浓缩.从理论的角度讲,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人会存在记忆上的饱和.随着知识和理论内容的增加,学生的记忆难度也会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地追求记忆数量而忽视记忆质量,则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记忆效果.例如,早孕、中孕、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流产等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只是孤立的记忆,就非常容易混淆.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脉络将其串联起来,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1.2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消化.理解消化是增强记忆效果的重要保障.对知识理论的理解的越深刻,消化的越透彻,记忆的效率就越高,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把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掌握知识和理论的精髓.


1.3 注意知识和理论的反复重复.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来增强记忆效果.当然,这种反复重复绝不是盲目地,而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方法的针对性.

2.高度重视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既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价值,提升教学实效.

2.1 教学见习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学见习计划.尽管见习时间有长短之分,见习效果有强弱之别,但是教学见习的价值已获得世人公认.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学生见习阶段就要求掌握骨盆外测量、产前四步触诊、妇科检查等内容.由于胎方位、分娩机制等产科基础知识内容非常抽象,单靠理论讲解很难理解.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见习时教师先用模型进行分娩机制每一个动作的分解演示和讲解,然后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模拟一遍,带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辅导.然后再抽1~2名学生进行示范性操作,由其他学生指出操作或讲解错误之处,教师最后总结,这样学生既积极主动参与又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2.2 毕业实习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会在第三学年组织毕业实习活动.实习的过程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涵盖范围比较广,实习的内容也比较宽泛,如待产室、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室等等,都是其具体的内容.通过毕业实习,学生会切实增强自身的临床实践感受,熟练掌握孕期诊断、顺产接生、产程护理、新生儿脐带护理等产科比较常用的监护措施,以及监护仪的使用、心电图观察等护理操作技术.

“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在强化妇产科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患者作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是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