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疼痛护理方式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77 浏览:146093

[摘 要 ] 目的: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方式在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方面的作用,以寻求最佳护理模式.方法:设立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对护理怎么写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对疼痛治疗方式、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护理怎么写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方式减轻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了护理怎么写作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术后无痛护理怎么写作.

[关 键 词 ] 疼痛 护理管理 骨科术后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是骨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疼痛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术后因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感染、术后关节强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的预期和术后康复[2-3].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康复进程.因此,手术后的镇痛管理是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定医护怎么写作质量的指标之一.为了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使其在无痛或尽可能轻的疼痛中获得治疗,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我院于2011年3月在骨科建立了术后镇痛病房示范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手术患者110例,分成常规护理组55例和实验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疾病分型、文化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常规护理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即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方法.

1.3 规范化疼痛护理方法

1.3.1 人员分工与职责

术后疼痛护理由麻醉师、骨科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科室现有床位70张,设置两名专职疼痛护士,由高年资、具备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的护士担任.其工作职责是与麻醉师、骨科医师共同完成对术后患者镇痛治疗和护理,医师下达医嘱,疼痛护士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并评价镇痛治疗的有效性,识别疑难疼痛控制问题并加以解决;进行疼痛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术后疼痛护理查房,指导、协调、督促和评价低年资护士对术后患者的镇痛治疗和护理.

1.3.2 工作流程

1.3.2.1 术前健康宣教

护士与麻醉师在术前共同对患者进行评估,由疼痛护士选择疼痛评估量表,目前本科室主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ion Analogue Scale,简称VAS)评分,告知患者正确掌握该评分方法,即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护士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并向患者解释术后将采取镇痛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1.3.2.2 术后疼痛评估

使用术后镇痛观察记录表.术后第1、2、4、6、9、12、18、36、48小时进行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生命体征、VAS镇痛评分、镇静状态评分、药物副作用、处理措施和护士签名.

1.3.2.3 实施镇痛干预

①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安静.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同情、倾听等技巧进行沟通,以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③避免加重疼痛的因素,如操作频繁、固定过紧、体位不当等.④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冷热敷、按摩等.⑤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西医治疗原则是多模式、个体化、按需给药镇痛.多模式镇痛即多种用药途径及药物选择多模式,当VAS镇痛评分≤3分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当VAS镇痛评分为4~6分时,实施非药物及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干预措施;当VAS镇痛评分>7分时,实施非药物及强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干预措施.个体化镇痛指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及用药时间的个体化,包括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中医治疗上采用百舒宁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壮骨伸经散外敷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 ±s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结果

2.1 评价标准

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VAS镇痛0~10级计量制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美国疼痛协会“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问卷”修订版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和护理怎么写作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对疼痛控制越满意.该问卷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经过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重测信度r等于O.86;内在一致性r等于0.98).

2.2 两组比较结果

本次共调查110例手术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为(6.68±1.25)分,实验组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为(3.58±1.75)分;常规护理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为(4.43±0.45)分,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评分为(3.28±0.72)分,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3.67±0.26)分;实验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为(6.43±0.21)分,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评分为(5.86±0.15)分,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5.26±0.54)分.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术后镇痛的目的和处理原则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面对及正确处理疼痛,以增进其舒适感和功能恢复[4].解决术后疼痛的问题,不但要提高有效止痛技术,而且还要建立规范化的术后疼痛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应根据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建立规范化的疼痛护理工作模式,最大程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怎么写作、满足患者需求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尚待改善[5].我科作为无痛病房示范点,还需要在疼痛护士培养、疼痛管理方面下功夫,通过借鉴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用及美国疼痛治疗认证的做法,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发展疼痛专科护理,培养疼痛专科护理人才,统一疼痛护理记录,规范疼痛评估的工具,从医院管理部门的层面上制定疼痛控制规章制度和实践指南,将疼痛护理各个实践过程及细节标准化、正规化、系统化,减少疼痛护理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