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每一只球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17 浏览:14326

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孩子的眼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小蚂蚁的家在哪里?”“树叶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颜色?”若家长认真接好孩子抛出的问题,跟孩子一起探索自然,孩子则会朝自然更前进一步.否则,就会让孩子错失许多成长的机会.

因素一:面子的干扰

“妈妈,你看,小鸟,好漂亮的小鸟.”儿子兴奋地大叫.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妈妈发现孩子眼中的小鸟竟然是蝴蝶.儿子连小鸟跟蝴蝶都分不清,妈妈觉得很丢脸,连忙抱起儿子走开.

懂教育的妈妈会蹲下来,也如孩子那般心情高兴地说:“是的,它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但是我们管它叫蝴蝶.”在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前提下,继续引导孩子观察,总结鸟与蝴蝶的共性和区别,扩展孩子的知识.

因素二:公德心的挑战

“这哪来的花啊?”听见妈妈的问话,女儿兴奋地跑过来说:“是不是很漂亮啊?这是我们学校新种的花等”“你怎么能随便采摘学校的花呢?一点公德心都没有,妈妈真是白教你了.”还没等女儿说完,妈妈就劈头盖脸地一阵责骂.顿时,女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耐心听完孩子的话,妈妈很快就会明白孩子之所以摘花,是因为没见过,很好奇,所以想问问妈妈.孩子擅于观察,而且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应给予肯定,这会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至于公德教育,可以在孩子的目的达到后再进行,心情好效果才佳.

因素三:计划的破坏

两对父母带孩子去爬山.其中一对父母总是急匆匆,一路上是他们催促孩子快走的声音.他们下山时,第二对父母带着孩子还在半山腰.“妈!你看这个!”地上有一个空蝉壳,全家人蹲在地上饶有兴趣地察看起来.“这样爬山要爬到什么时候?”第一对父母看到后不禁摇头.

第一对父母带孩子去爬山是以“到达终点”为目的,纯粹为了健身,一两次还好,久了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其实,目的地并不重要,走进自然就是要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欣赏沿途的风光景致,既收获知识又身心愉悦.

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快乐的惊叹等都是自然教育的良机.一旦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做出回应,则能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