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59 浏览:20604

摘 要: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国家经济进步发展的主题.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为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为了适应新课改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课程改革思路,并重点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 键 词: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4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不同学科都在抓紧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作为中职在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且,国家教育部已经把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设置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时怎么发表展要求,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对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课程改革思路,并重点介绍了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性,进而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突出,不能够达到预期理想效果;二是中职在校体素质普遍不高,基础较差并且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厌学及自主性学习严重缺乏现象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1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

在实际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就事论事”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往往只注重教会学生操作,忽视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意识的培养,不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渴望,从而使得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无用的困惑,并且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2.2教学方法单一与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虽然摆脱了传统黑板教学方式,并且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是这些仍然没有改变教师只注重知识灌输、轻视动手操作的教学思路.有些情况下,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将学到的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导致不能随着教师教学进行操作,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于此同时,考核制度不完善也是影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普遍存在考核形式单一、考试标准不高、考试内容过于陈旧及考核质量较低等问题,这也使得考试考核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3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在校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或者具有相同学历的社会青年,在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计算机基础总体较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虽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得到了普及,但是由于地域差异使得中职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使用过计算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使得学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严重阻碍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导致很多中职在校学生“不喜欢学”、“不想学”,使自主性学习严重缺乏现象比较普遍,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

2.4教学效果不理想

部分学生在上课时虽然能够认真听讲,但是却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学习浮躁,认为掌握了教师教授的所有知识,甚至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注意不集中,不专心与课程学习;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不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而是趁着教师不注意上网聊天、看电影、打游戏,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2.5社会认可度不高

中职学生必须面对毕业后就业的压力,然而社会整体对中职学历认同度不高,对中职学生的能力不能够充分认可,这也是导致中职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使得中职学生能力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已成为中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3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本身,选择适合中职教学及学生特点的教材,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使理论寓于操作,并在操作中去消化吸收理论;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际,认为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3.1调整教学内容,开发实用教材

根据国家教委相关规定,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适当增加相关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保持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最新考试大纲相符合,最大程度的遵循“实用”原则,重点讲解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调整过程中,要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和以职业应用为主线的原则,积极探索内容新颖、适合本校的教材.

3.2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由于中职学生很大部分不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历,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次,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存在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差异,进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稍微大的作业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多动手操作.3.3教学方式的改革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指导学生在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通过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系列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创造性,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注重创设情境,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只有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兴趣时,他们才能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任务当中,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度起来,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感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无法调动.二是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提高任务的可操作性.由于中职学生很大部分不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历,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学习信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三是注重科学引导,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学生技能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导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要恰当的指引学生,努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去探索和发展.四是善于归纳总结.任务驱动的基本教学思想是将一个新的知识分解到一系列任务中,这个过程可能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时新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呈现离散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概括与总结,去分析和掌握新知识与学过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理解,进一步的完成知识的完整建构.

(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基于问题教学过程,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内容放置于有情景和环境,而且源自于实际并且复杂而又有意义的问题中,学生通过学习探索问题,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并带着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最终探索到隐藏与问题中的相关知识,进而达到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在这个过程总不断提高只是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教学目标,尽最大可能使得设计的问题怎么写作于教学目标.二是要尽可能的设计具有创新性的问题.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能够最大化的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立足学生去设计.在设计问题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最大可能的设计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求知.

4结语

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质量,并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岗位要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