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40 浏览:10138

摘 要爱情是性的心理体验,恋爱即是产生爱情的过程.从生理上来看,大学生性机能基本成熟,这也促使了其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产生了对爱情的心理需求,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发展.而如何处理这种身心欲求与经济未独立、学业需求成之间产生的冲突矛盾也摆在了大学生面前.

关 键 词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OnUniversityStudents'Love

LVZouqin

(SchoolofEducationScienc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

AbstractLoveisofpsychologicalexperience,loveisaprocessthatproduceslove.Fromthephysicalpointofview,thebasicfunctionofcollegesexualmaturity,whichalsocontributedtotheirpsychologicaldevelopment,sothattheyheapsychologicalneedforlove,thisiserynatural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ndhowtodealwiththisisnotanindependentbodyandminddesiresandeconomicconflictcontradictionsbetweentheirstudieusthopeforsuccessisalsoplacedinfrontofcollegestudent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lovepsychology;mentalhealth

1大学生谈恋爱的动因

促使大学生谈恋爱的动因一般有三类: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1生理、心理因素

大学生性机能已基本成熟.很多大学生体验到对爱情的心理需求,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是大学生恋爱的生理因素,性心理发展到恋爱期则是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

在一项大学生恋爱生理心理因素的调研中,很多人选择了“感情有所寄托”,特别是大一的新生,这表明了不少恋爱的动机是与当事人缺乏关怀和归属感有关系的.大一新生刚刚与父母和原来的好朋友分开,对新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适应冲突,心中苦闷孤寂,便有众多学生萌发了对恋爱亲密关系的渴望.再者很多人选择了“性的发育与成熟”,选择这一项目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反映了男生对性的自我认识比女生更深刻,同时也暗示了男生相对更加开放;“被对方吸引所致”为第三位,年轻男女性的第二性特征在这个阶段已经充分发育.

1.2社会因素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可以说已形成风气.如果学院内有较强的恋爱风气,没有恋爱的学生可能会被说成无人赏识,这种氛围可能会给新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某些研究中,恋爱的社会因素“同学中恋爱风气影响”为第一位就真实地反映了这种.

高中时期,很多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基本没有时间看教科书以外的文章与杂志.入大学后,时间宽裕起来,除了图书馆中古今中外的名著,还有大量的言情、都市小说,对这类文学作品的接触促使大学生的恋爱意识迅速发展.有研究表明,凡是涉及爱情的读物尤为大学生们的喜爱.还有一点,如果不准备考研深造,或者在大学期间没有一定的自我提升计划,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很多的,这也为恋爱创造了客观条件.

2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与现状

有研究发现,对异性持有厌恶感的学生占总数的3.19%,而这种性心理对20岁左右的青年人来说,一般不是正常现象.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往往与家庭教育和本人过往经历有关,是性心理发展的扭曲表现.在一项研究中,男、女大学生与同往的心理与状态调查结果很接近,部分学生坦率地承认异性相处比与同性相处更加令人愉快.

近年来,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观念有明显的变化,发表于1992年的中国性文明调查资料表明,反对婚前性行为的仅20.8%,大部分大学生认同、认可婚前性行为,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占34.7%,认为“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40.2%,剩下4.3%的学生未答或不详.也有研究表明,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并认为那是不道德的,更多的大学生保持中立态度,十分之一左右的学生(男生13.18%,女2.46%)认为只要双方同意,不怀孕就行.研究表明,持最后一种看法的男生多于女生,而且年级越高,持这种看法的学生比例也越高.很多大学生在研究中表明,他们认为婚恋属于个人私事,不必为他人态度和社会规范所左右.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


据调查,无恋爱经验的大学生为50%左右,单恋者接近10%,而真正进入过恋爱状态的人为30%左右.随着年级的增加,恋爱比例呈上升趋势.

3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与建议

恋爱关系的发展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局,恋爱受挫一般会使恋爱双方陷入万念俱灰、难以自拔的痛苦境地,不少爱会发展成转变成恨.大学生遇到上述这两种情况都应进行心理调试,使痛苦的情绪得到疏导,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他人,最终获得心理成长.大学生因失恋而轻生,或者选择极端手段报复的事例在各媒体都有所报道,那些惨痛的后果和影响也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在调查中表明自己有把握采取较为适当的心态,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但是当其真正体验到失恋的痛苦时,他们能否理智地对待,还值得思考.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戏谑地说:“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教育家都痛恨爱情.”的确,基本上每个教师都遇到过被学生的爱情问题弄得一筹莫展的时候.采用“禁”和“堵”,不仅收效甚微,反而容易引起更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年龄相当,风华正茂,一旦发现对方在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便容易相互吸引发展出恋爱关系.

鉴于大学生当前的恋爱现状和特点,可以给出几点建议的:(1)学校要正视、重视大学生的恋爱现象.重点应该是如何正确结交、对待异性,促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恋爱观,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性的需求与道德准则的结合,更好地处理爱情与学业等的关系;(2)加强性教育.在这个敏感又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段,某些大学生即使是受到很微弱的性刺激,也可能会.学校应倡导异性间适当的接触,多举办学生活动,让这种接触在群体之间进行,这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异往模式的建立.(3)警惕学生中恋爱市侩化的表现.一些学生觉得生活空虚、便以恋爱为刺激、消遣,或是朝秦暮楚等.严格来说,那都不是在恋爱,而是在非常不认真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感情.这会对双方心理上造成极大消极影响.(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恋爱受挫.恋爱受挫对当事人的打击是很沉重的,有些人甚至可能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面对这失恋的痛苦,有很多种应对方法,教师与家人朋友可以尽自己的里去开导、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用健康积极的方法来面对和处理恋爱受挫,从中获得成长而受益.

#65306;442-445.

[3]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56-160.

[4]耿文秀.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研究及性教育设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2):87.

[5]马金耀,孟宪鹏.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内容概述[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38.

[6]曹立文.大学生健康性心理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1):274-277.

[7]彭晓辉.性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

[8]紫薇,佐桐.中国校园性观念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

[9]俞涛.大学生行为指导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