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

更新时间:2023-1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15 浏览:21715

【摘 要】一名合格的护理毕业生不仅要具备相应层次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也应该具备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中兼顾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两个概念.《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在培养护理学生社会性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目前我校护理系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本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我觉得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护理学生的培养目标.

【关 键 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现状;思考;建议

护士作为新时期的职业人,不仅要具备相应层次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也应该具备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这需要学校的相关教育兼顾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两个概念.护理专业是我校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市场需求这一特性和我校06年刚刚从中专办学升入大专办学这样特定时间节点,我校的教学观念还更多的停留在“职业人”这一概念中,错误的把高职高专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忽视了高职高专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们拥有高技能,但是缺乏高情商,部分学生甚至养成了更为错误的观念,出现藐视崇高、淡漠经典、物质至上等现象,这样的状况让很多同学在远离校园后的职场中遭受挫折.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正在逐渐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我校也应该在大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1.我校在整个教学中缺乏对《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视

首先在课时分配上,很长时间内《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作为基础护理当中的一个章节来进行教学,可是较短,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2012年对该门课程进行了调整,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但是在课时的分配上相对于其他护理课程而言仍然较少.其次在我校,课程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考查课,一类是考试课,《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属于考查科目.所谓考查科目是指课程分数总共100分,比例分配是:30分平时成绩,10分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剩下的60分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并且期末考试属于半开卷考试,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平常老师讲课的重点和自己对重点的把握带一张A4纸张大小手抄笔记进入考场.任课老师在课程最初就会和学生交流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考核方式等等,学生们在内心就会形成对本门课程的不重视,觉得是副科,在学习上也会出现懈怠情绪,甚至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2.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礼仪与沟通本身就是一门高实践性的课程,对于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人这一重要特性而言,实践性就更加的重要,因为个体的差异性确实存在并且很大.因此教学的核心应该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边,侧重点要落实到实践教学和实践应用中.由于我们处在摸索的过程中,对对实践教学意义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重视程度也就不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理论学时远远多于实践教学学时,其导致了部分学生只能纸上谈兵,一遇到实际操作就无从下手,着手的成为了“理论巨人,行动矮人”.

3.我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有着50多年史的我校一直以来很重视专业课教师的选配.但是对于类似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这类考查课的教师选配重视程度稍有欠缺.由于是新增课程,因此教师中有礼仪和人际沟通相关专业的老师很少,再由于课时很少,愿意承接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很少,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师的来源很复杂,有的是本学期没有自身专业课程的老师,有的行政人员,有的是改行的专业课教师,由于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艺术引入也相对欠缺,很不利于本门课程的教学.

4.《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相关教学缺乏实际的应用性,与其他护理课对接不良

大部分学生通过《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及考核后能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但是,本门课程的高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掌握护理礼仪与沟通技巧不可能某个时间段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造.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多关注礼仪与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讲授护理技术和临床护理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多加引导,主动地将护理礼仪修养和沟通技巧渗透到每项护理操作之中.由于缺乏对礼仪与沟通的重视,部分教师在授课中更加关注的是本专业课,由此本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脱节,内化过程无法延续下去.[科]

【参考文献】

[1]莫选荣,罗心静,周军.护理礼仪模块式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2010,17(4).

[2]李庆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应用人际沟通知识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

[3]郎巍.《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1(25).

[4]梁燕.从文献分析看我国《护理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2011,18(19).

[5]史桂荣.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护理系学生的培养模式[J].素质教育论坛,2011(3).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