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22 浏览:156298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1]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营造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二、深入研究教材蕴含,搞好课堂教学.

深入研究教材蕴含,做好课堂教学工作.①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能营造宽松、、平等、生动活泼、互动的“显性学习化环境”,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又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欣赏者.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感悟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能充分领会作者的情感,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教学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进一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让电教媒体与语文教学互相交互,互相整合,达到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③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人格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互补.[2]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四、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3]因此,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五、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提供参与机会,发展学生的智力.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如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小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六、优化评价的方式方法,构建简单化评价体系.

对学生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对学生由衷赞许的目光,经常听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辞.但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评价形式和手段单一、评价结果的不公平、评价的随意性、目标的不确定性、评价权利的滥用.

要解决课堂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点,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功能,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纠正评价结果的不公平,严防评价权利的滥用.其次,要研究学生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对于评价的实际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对学生“表演”的评价,如果着眼于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评价,就要重点评价学生表演的情节是否合理、完整,是否符合文章原意;如果重在对文章语言的内化的评价,就要评价学生语言或动作表演是否到位,能否表现人物感情或性格等;如果考察学生是否更好地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就要看有没有对原作进行合情合理的生发、想象或补充.惟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