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758 浏览:156375

【摘 要】重新认识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制定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历来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较薄弱的队伍,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我们审视了我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并对我校师生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信息资源供给与满足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校图书馆今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文献追踪:我们发现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衍生的智能数字产品一再表明:信息环境已经改变,人们的信息习惯业已改变.当前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纸质文献资源建设,而应深化、扩展为信息资源建设,特别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对提高图书馆的怎么写作质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文献资源建设不再是单纯购写行为,使用购写来的数据库,同时也要积极收集、保存、开发本单位师生自己创造的信息资源,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理顺,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良的信息怎么写作.

1.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

目前我馆的信息资源包括了纸质图书、期刊、报纸;超星电子书、中国知网数据库、EPS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我馆资源体系如图1所示:

1.1纸质图书

藏书是图书馆三大要素之一,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借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因而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的规定,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生均图书”应为55—75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图书馆指标要求中更明确提出工科、农林院校图书馆至少应达到生均图书60册、生均年进书量2册的指标.截止到当前我馆在流通中的图书共有40余万册,遍布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分别分布在合川、二郎两个校区的流通书库,面向在校怎么写作人数为1万人,人均40册,近年我馆虽然加大了新书的购写量,但是在图书总量上还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

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核心.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是藏书建设的中心内容和基本任务.这是搞好藏书建设工作,办好图书馆的重要措施,也是图书馆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馆在历年建设的基础上不但注重“藏”,更加注重“用”,以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适用于本馆读者的最佳藏书结构为核心.我馆的藏书结构如下图2所示:文学类图书占我馆藏书量的第一位,其次是经济类、工业技术类、历史地理类、艺术类.经济、工业技术类、艺术类,直接面向的怎么写作对象是我校办学规模较大和办学实力较强的财经系、汽车工程系、传媒艺术系,可以说我馆藏书的结构与我院的需求特色基本相吻合.

从纸质图书的流通量上来看,2011年图书馆借还次数为78267次,平均每天我馆怎么写作人次为280多人.目前我校在校学生约为1万人,2011年学生借还次数约75329,平均每生每年借还次数7次左右;目前我校教职工约为597人,2011年教职工借阅次数为2938,平均每人每年借还次数为5次左右.我馆在使用中的总藏书量约为22万册,年流通量在4万多册,平均每人每年借还6次左右(表1所示).

从同类职业院校的年借阅情况来看,我校的流通量处在中下水平.比如在2008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也曾经做过同类调查,该校的统计情况如上表2所示.该校学生人数为7800人,教工人数为640人,总人数为8440人,总藏书量为347658(在使用中的总藏书量不详).其2008年图书馆借还册数为144183册,年平均每人借阅17.079册.该校学生为7800人,2008年学生借还次数约137141,平均每生年借还次数17.422册左右;该校教职工为640人,教职工年借阅次数为7042,平均每人每年借还10.988次左右.

总之,我馆现有藏书结构还比较适合,但总藏书量有待增加,流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流通工作是基础性工作,做好该工作不需要多强的技术支持,但是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重视学生阅读等.

1.2期刊、报纸

图书、期刊等印刷型文献具有携带方便,阅读条件限制少等许多优点是电子文献无法取代的.今后印刷型文献仍会得到继续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经费分配上,文献信息资源应达到总经费70%以上;适当增加期刊在印刷型文献中的经费比例,其经费不应少于图书的40%.

期刊的征订副本,一般都为1,目前我馆共征订期刊360多种、720多份;共征订报纸约60种,120多份,分布在两个校区.期刊是教学、科研、撰写论文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科研进展的窗口.我馆期刊是在广泛征求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与仔细核对基础上征订的,学术期刊更加突出专业性、权威性,而通俗期刊则更强调广泛性、趣味性及教育意义.报纸是传递时事新闻最快的纸质媒介,我馆的报纸涵盖了各种日报、文化娱乐报、也涵盖了文化体育、当地各种新闻报等.当前我馆期刊的情况如图3所示.

从合川校区期刊阅览室的到馆人次统计来看,平均每天到馆约60人;二郎校区期刊室到馆人次统计显示每天约为40人左右.我们共778种期刊和报纸,年怎么写作人次约为24000人次.

1.3我馆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由于其阅读方便、存储快捷,阅读地点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吸着广大用户.虽然全国普通高校大部分都购写了相应的数字资源,但是高职院校购写的并不多.


目前我馆采购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EPS数据平台,超星电子书共四种数据库,约18万册电子图书,6930种期刊,1700多万篇期刊论文.

随着近几年学校的迅速发展,我馆的文献增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从2007年开始我馆采购约14万多册图书,引进四种数字资源;对我馆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总量,按照普莱斯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馆的纸质文献老化指数为0.37,这表明我馆的文献老化率比较低.

2.我校信息资源供给与满足情况调查

2.1学生需求满足情况

在回收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我馆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图书借阅,自习室利用.

2.1.1学生纸质资源借、阅的特点

在860份问卷中,经常到馆阅览和借阅的有17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0%.学生很少利用报纸和期刊,在问卷中仅有60人偶尔阅览过报纸,有89人常阅览期刊.经常阅览报纸或期刊的人数占不到学生总数的11%.这说明学生对报纸和期刊的利用率比较低,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尽量提高报纸和期刊的利用率.

学生借阅的图书主要集中在I大类,然后是T类、H类、F类、B类、k类、J类、G类,如图4所示.文学类的借阅量约占总借阅量的一半,各专业书籍借阅量却很少,这说明学生对各自专业的书籍利用还停留在浅层次和表面.学生的阅读还需要引导和强化.

2.1.2学生数字资源的使用特点

学生很少登陆图书馆的主页,他们经常获得电子文献的来源就是网络搜索引擎.860份问卷中登陆过图书馆主页的仅有36份,登陆或经常登陆图书馆主页的人数比例不到总数的5%.学生中也几乎没有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几乎没有下载过图书馆的数据资源.

但是在问到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数据库怎么写作时,选择几乎全部选择电大试题库,选择电大名师明课的占到了约67%,还有部分选择课程专题频道,电大学生论文数据库的.这说明学生潜在的信息需求是巨大的,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需求来深化我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和信息怎么写作.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的的怎么写作项目时,学生大部分仅选择了信息素养培训,最新文献通报、目录.这说明学生的信息技能急需培养,信息素养课的开设也是很有必要的.

2.1.3学生需求满足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仍停留在浅层次,学生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还未深化到学习中去,几乎没有利用过本专业的学术文献.另一方面,我馆纸质资源体系虽然完善,但是数字资源体系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量的学生要求有电大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电大学生论文库等,说明学生潜在的需求比较迫切.学生获取信息的素养急需培训,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2.2教职员工需求满足情况

按照需求强度排列,教职员工对我馆的利用,表现在学术资源数据库、教师阅览室、纸质期刊、图书借阅等方面.

从问卷分析来看,教职员工登陆图书馆网页和通过图书馆网站下载数字资源的比例远远大于学生.教职员工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们经常会登陆图书馆的网站从中国知网上下载资料,或者利用学术搜索等.在问到您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一问题,大部分教师回答了并未得到满足.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哪些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时,大部分老师选择了电大试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教师论文数据库,教师教学参考数据库,电大科研成果数据.这其中,电大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跟学生的要求吻合,这说明这两种数据库是教师和学生都迫切需要的.

在问到您希望图书馆为您提供的怎么写作项目时,信息素养培训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最新文献通报、目录,再次是学科研究定题怎么写作、定题专项怎么写作、前沿理论追踪怎么写作、参考咨询怎么写作、网上参考咨询怎么写作;排在最后的是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教师在信息素养培训上的需求和学生一样急迫.反复研究问卷以后发现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素养培训需求上的不同,教师需要的是专业的信息素养培训讲座,更强调专业和深度;而学生需要的是基本的信息检索知识.这种状况的出现大概跟我校教职员工队伍整体年龄偏向年轻有关,也跟我校学生没有开设信息检索课教学有关.在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广大教职员工急需“专业信息分析师”,学生急需要获得信息的指引.

在问到您是否需要外文资源,被调查的教师员工全部回答了需要,请您写下您需要的外文资源的名称,竟然没有人直接写出来.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教职员工对外文资源的需求是潜在.广大教职工已经意识到要查阅外文资源,但是并没有人直接去检索,这跟我校没有购写外文资源库也许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教职工也没有委托过图书馆帮助检索,这说明图书馆在信息怎么写作上做的还不到位.检测设图书馆有委托检索的业务,或者更深层次的委托翻译的业务,教职员工或许是会利用这一项怎么写作的.

3.本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意见或建议

3.1我馆怎么写作机制有待改进

从对我馆资源分析和读者调查情况来看,我馆的怎么写作机制应该有所改进,更应该强化对读者的培训.对学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对教职员工召开座谈会,或者请校外专家定时、不定时地来做专题讲座的培训方式等.

我们更应该把被动怎么写作变主动怎么写作,主动提供最新文献通报、目录给学生和教职工,让他么及时了解到我馆新引进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我馆的宣传力度.

还有就是馆员要切实走到师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深层需求,把怎么写作做到深化、活化.比如这次调查中发现的教职员工需要外文文献,但是问到具体的需要什么文献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我们要进一步了解,教职员工的需求程度,我们是要给他们提供代检怎么写作,还是要购写部分外文数据库,他们有没有提供代检代译的需求等等.

3.2数字资源引进有待发展

从以上问卷来看,我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但是广大师生存在其需求.在数字资源的引进上,我们应该广泛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在节约资金和提高利用上寻求结合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数字资源引进上都采取了依附大校的方式,即购写大校已经购写的数据库使用权,这不仅灵活机动、节约资金,而且能切实保证师生对资源的利用.

3.3图书馆网站建设有待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校师生很少登陆我馆网站,特别是学生.我们应该加强网站的建设,提高网站的技术构建和信息构建.用较好的利用、较强的实用性、深厚的文化信息底蕴来吸引师生,共建共用图书馆网站和信息资源.

3.4特色数据库建设有待开发

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已经提出多年,有些院校已经建成并运行,有些还在建设中.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效果良好的措施.从我校目前的状况来看,我校也有几个比较有实力的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源基础.

比如传媒艺术系每年大批的创作成果,经过加工整理后,可以构建成为特色文献库.虽说我们高职高专类院校学术水平有限,但是学生在校期间也都进行各种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另一方面我们高职教育注重实际技能,对学生公开发表的要求几乎没有.如果我们选择一些优秀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供学生参考,这些历年积累的灰色文献不但使我们办学知识财富得以积累,也体现我们的教学水平,还能开阔历届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这也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这方面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也有探索和成果.

再比如我校的云计算研究数据库,我们收集到得有关云计算的历史研究文献,国内外前沿研究文献,我校教职工和专家发表的有关云计算的论文,我们的研究片段数据、笔记等等,这些数据的汇总、分类、存储构建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小资源集.

还比如教职员工发表的论文,经过上传、汇总、分类整理,形成教职工论文库.不仅便于教职员工之间横向、纵向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推动学校各个院系教学和科研的深化,而且这也是学校资源的一种编辑和出版.

由于高职教育也重视学生“多证书”的培养目标,学生除了外,还要获得各种从业资格证,因此图书馆重视各种职业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等级考试等反面的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除了购写相关图书和试题库外,我们还可以开通还有电大试题库、电大名师名课数据库等等,把我们已经掌握在手的零散资源,经过简单的汇集、加工、整合成较有价值的特色数据库,这不失是一种利己利人,长远收益的好方法.

以上是虽是2011年10月份以来,对我馆信息资源现状的考察、认识和建议,也是在考察了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大环境下得出的一些结论.同类高职院校之间有其共性,也各有个性,每个学校应该立足实际,不断认识自己的情况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怎么写作做到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