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管理技术经济评估指标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7 浏览:14750

摘 要为发挥好灌溉工程的效益问题,从灌溉管理技术的经济评估指标和评价分析方法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关 键 词灌溉管理技术;评估指标;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S2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1-0207-01

1灌溉管理技术经济评估指标

1.1田间灌溉用水管理指标

一是定额灌水.主要反映田间灌溉时,是否按计划或设计的灌水定额实施灌水,田间是否有水量损失和浪费[1-2].二是毛灌溉定额.是指灌溉用水过程中,农田单位面积的年引用水量.毛灌溉定额可按每种作物分别计算,也可按多种作物计算综合毛灌溉定额[3-4].

1.2灌溉工程状况评估指标

一是田间工程配套率.是指已配套完备的田间渠系实际控制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田间工程配套率是衡量田间渠系配套及其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二是田间工程设施完好率.是指田间工程建筑物完好的座数或完好渠道的长度占田间工程建筑物总数或渠道总长度的比重.对于田间渠系建筑物,完好是指整体安全,无较大损坏,各种建筑物能正常运用,各种闸门可正常地启、闭等.对于田间渠道,完好是指无较大的坍塌,无严重淤积,能正常运行,并能达到设计的过水能力.其是标志田间工程设施完好程度及其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3灌溉面积及产量指标

一是计划灌溉面积完成率.为田间实际灌溉面积占当年计划灌溉面积的比重.计划灌溉面积完成率,表征用水单位或田间工程实际灌水能力以及工程状况、农业生产配合与水土资源利用潜力状况.二是单方水产量.指农业灌区灌溉用水量中,1m3用水量可生产的农作物产量,是衡量灌溉农业田间灌溉用水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灌溉管理水平指标.

1.4灌溉效益指标

一是单位水量灌溉效益.指农业灌区每1m3灌溉用水量所产生的农作物经济产量效益.单位水量灌溉效益可反映田间用水的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二是水费征收率.指供水管理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水费征收标准,应收的水费与实际征收的水费比率.该指标反映了水利供水管理单位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情况.

2灌溉管理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方法

灌溉工程管理技术经济评价分析,通常有静态和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是在分析计算时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也就是不计资金利息的方法.目前常用方法有还本年限法、投资效益系数法和抵偿年限法等.动态分析需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其分析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等值年金法、效益费用比法和内部回收率法等.对于田间灌溉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分析通常可采用静态分析方法.

2.1还本年限法

还本年限法,表示水利工程建成投产之后,在运行期间逐渐通过效益的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还本年限一般可采用5~10年.

2.2投资效益系数(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效益系数,是工程建成后每年获得的净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也是还本年限的倒数.投资效益系数一般采用0.07~0.20.

2.3抵偿年限(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追加投资是指2个不同方案所需要投资之间的差额.抵偿年限是指一个工程方案通过节约的年管理运行费用来偿还追加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如果比较2个方案效益有差别时,也可以通过增加的效益来偿还追加投资,并计算抵偿年限(T抵).计算结果,如果T抵小于规定的标准抵偿年限TH时,则追加投资的方案可取;反之,则追加投资的方案不可取.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TH为8~15年.

2.4投资效益比较系数法

投资效益比较系数是抵偿年限(T抵)的倒数,投资效益比较系数表示,每一单位追加投资能获得多少运行费的节约额度.

2.5年折算费用最小法

在进行多种方案比较时,若各方案效益相同,则可采用年折算费用最小法对各方案进行比选优,计算有2种方法:

SC等于Ci+EHKi等于最小值

SK等于Ki+THCi等于最小值

式中,SC与SK分别为方案的年折旧费用(按标准投资效益比较系数折算)和方案的年折算投资(按标准抵偿年限折算)(万元);Ki为方案投资(万元),即K1、K2、K3等;Ci为方案年运行费(万元),即C1、C2、C3等;EH为标准投资效益比较系数;TH为标准抵偿年限.年折算费用最小法适用于效益相同情况下的多方案比较,计算简便,结果清楚.

3参考文献

[1]麦麦提吐逊·吐尔地.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运行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35.

[2]吴山海,韩辉生,庄健元,等.洪水河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田间水管理系统中几个指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13532-13534.

[3]张兵,孟德锋,刘文舒,等.影响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可持续性的因素分析——基于苏北农户的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1):159-162.

[4]周冬.温室滴灌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