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误读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39 浏览:119575

摘 要本文以协警从“救人”到“抓小姐”事件为例,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新闻误读的因素以及反映出来的相关问题,最后浅谈了一下减少新闻误读的措施.

关 键 词传播心理;新闻;误读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4-0001-01

2004年3月14日,昆明一女子企图时被消防队员救下.云南《都市时报》摄影记者黄兴能,当时拍下3名联防队员将女子带走的照片并发在网上.该照片从此在网络上以惊人的速度疯传,并且,“协警救人”渐渐被误读为“抓摊贩”、“协警抓小姐”.在照片传播至今6年间,尽管拍照的记者和相关媒体都作了澄清,却始终无法阻挡流言的传播.本是正面新闻却被曲解为负面消息,众多网友对这一错误讯息却深信不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读呢?

1传播中的编解码混入大量噪音

信息是在被传播的过程中被扭曲,被混入大量噪音的,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错误信息满足了人们发泄不良情绪的心理需求,具有传播价值

照片信息之所以被扭曲,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执法者诸如、民警等在执法过程中的粗暴行为让大家对他们产生了刻板印象.基于这一观点,相对于宣传执法者的新闻,大家会对执法者的负面信息更加感兴趣,也更倾向于相信,给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动机.

接着就涉及到传播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而且依赖于人们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刺激物之间的了联系和关系.

在这一事件中,启动效应体现在信息扭曲者在网络上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很自然地就联想到抓摊贩时的粗鲁行为,又或者根据照片中的女子形象联想到“小姐”,就容易将眼观和想象进行同化,按照自己的思维将信息加以润色,使之更加符合个人心理活动,也就产生了对原始信息的扭曲.


我们看到,照片信息在被误读后,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有关该照片的真实报道.被扭曲的照片信息由于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比真实的信息更具传播价值,更具吸引力.

2)传播过程中有多个传播者,信息被一再扭曲

在新闻照片被误读的过程中体现了信息扭曲效应: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若干传播者层层过滤,有时会产生扭曲现象,甚至最终背离信息源发布的原始信息,以至面目全非.人们更倾向于夸大或增值那些符合自己既有观念的信息,并乐意对其进行绘声绘色的传播.传播的过程说简单一点就像是我们都玩过的一个叫“传话”的游戏,原始信息由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然后依次传下去,经过若干人后,最后一个人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与原始信息有一定出入的.参加传话的人越多,信息走样的程度就越严重,最后就出产出一条面目全非的信息.

3)扭曲信息被反复提及,加强受众记忆,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虽然说流言止于智者,但是在网络大环境中,智者或者由于社会趋同性也被同化,或者干脆淹没在错误信息的大潮中,难以造成影响.

从媒体本身来讲,网络由于其言论相对自由,以其草根媒体的身份成为了广大受众发泄情绪的载体,很多传统媒体不会去揭露的事实也都是网络最先发布的,这表示网络在揭露社会黑暗面上有着更强的能力,也更具可信度.这就造成了信息发布者不仅可以扭曲信息,甚至可以编造信息,一般也不会遭到问责,而且被扭曲的信息很快就被大家相信,并且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