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措施提升培训效果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13 浏览:154576

摘 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依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成为开发员工潜力的重要方法,而且,培训在安全生产、企业效益、人才储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 键 词:培训激励效果

做培训管理的人都知道一句戏言,培训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需要”.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内部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企业领导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教育培训已不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培训也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而是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本文将结合众多企业多年的培训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创新培训管理模式和创新培训延伸机制等方式来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和激发员工潜能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完善岗位职责基础信息,开展有针对性培训

做好培训的前提,首先是要弄清楚岗位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不能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针对企业具有职位多、岗位描述差别大、非常规性任务多、各岗位工作成绩难以具体量化等特点,需要完善岗位基础信息,加强岗位分析,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标准,开展有针对性培训.

2 分层次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加强培训调查结果运用

许多企业也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但是调查表的项目设置和调查范围不够合理,导致调查结果参考价值不大.因此,调查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调查表,对专业管理人员和被培训人员开展不同的调查,对于专业管理人员,重点调查本专业整体水平以及员工个体能力差异.对于被培训人员,则重点调查培训方式、内容以及时间、地点安排.由人力资源部综合两种调查结果,形成最终的培训方案,对员工开展分层次的培训.

3 注重内部培训,发扬师带徒的传统培训模式

作为成本低、见效快的传统的内部培训模式,师带徒方式一直以来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优势,快速提升新员工知识和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师带徒培训方式.


4 要充分考虑人员年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等特点开展培训

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等特征,不仅造成培训低效,而且影响员工学习热情.因此,对于学历低、年龄较大的员工,培训不能只重视理论培训,更要开展必要的仿真演示和现场实验.

5 培训时间安排要合理

目前,许多公司由于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喜欢将培训安排在周末等休息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员工正常上班期间比较累,等到周末,一方面可以休息一下,另一方面可以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如果将培训安排在周末,将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因此,培训时间尽量避免安排在周末,同时,要让员工以放松的心情参加培训,在参加培训之前,将其工作交接给同事,使其能够轻装上阵,不必担心在培训期间会积累大量工作要处理,不使担当重任的人把培训看成一种负担,真正使培训成为企业的一项福利.

6 每周坚持开展“培训日”活动

众所周知,水滴石穿,积少成多.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气氛,应每周坚持在班组开展“培训日”活动.“培训日”的时间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由班组根据工作安排自行掌握,但是要坚持,并做好培训记录.

7 以赛促训

培训效果最终体现在能力的提升,而检验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举行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书面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以及在工作中比赛等方式.

8 加强培训激励,促进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参加上级单位统一组织的培训,取得一定名次的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资奖励:一是报销培训费用;二是参加上级单位组织培训,取得培训成绩前三名的给予一定物资奖励,对于取得本单位参培人员前三名的也给予一定物资奖励.精神奖励:每次培训结束,对取得前三名成绩的员工,在单位内部进行广泛宣传.对内训师实行带徒津贴制,同时,在师徒合同有效期内,对于徒弟参加竞赛取得成绩的,师傅与徒弟享受相同的物资奖励.对于内训师公开授课的,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认,按照课时发放授课津贴.

9 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培训

只有富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观,才能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内动力,因此,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加强员工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挖掘员工潜能.

10 通过建立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员工学习热情

改变官本位思想,拓宽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成才道路.针对技术和技能人才,建立公司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选聘机制,设立各专业专家称号,通过选拔专家促进员工学习热情.

11 注重全员培训,发挥整体效应

企业培训的对象应该是包括企业高管在内的全体员工.基于“短板理论”,企业应该认识到若要确保企业获得长远发展,首先必须解决阻碍企业前进步伐的制约因素,然后才能深入发掘企业优势.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势必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为了使培训工作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应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不断完善培训制度,针对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有秩序、有层理地开展培训工作,力求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12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培训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针对不同的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是把公司核心知识与技能进行扩散、传播的有效方式.根据技术精湛、熟悉经营、通晓管理、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注重企业文化的灌输,同时增加其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储备,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要求这部分专业管理人员立职工作,自主强化对新理论、新的行业信息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能人员可以说是企业的“微细胞”.应该注重培养这些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技术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同时,不断总结现场工作经验、方法和技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通过成为本企业专业专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辟一条成长通道.

13 培训要融入企业文化,以文化促培训

企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共同奋斗.企业应该引导员工逐步将个人价值的体现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建立共享的价值理念作为与战略发展同等重要的任务来对待.只有将企业的价值理念培育成长为一种文化习俗,形成一规范化的工作氛围,才能使企业更有凝聚力.员工就不再是应付培训,而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学.

14 重视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成果巩固

部分企业领导一直期望培训工作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员工能够将培训所学迅速的运用到工作中,迅速解决问题.这只是理想中的培训.培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需要反复的、常年累月地给员工灌输,需要员工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提升能力,达到培训效果.

培训完成并不意味着员工技能长进和企业效益提升,缺乏对员工培训后的状态关注,将无法达到预期培训效果.实际情况往往是:员工接受培训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久就恢复到培训前的状态,培训中所学的理论不能在工作中加以运用,或者仅仅是一小部分而非系统地去实践和实施,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精力的浪费.因此,培训完成,必须针对培训所学内容,尽快组织现场实践,通过现场实践来巩固培训效果.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培训管理模式,开展科学有效的内部职工培训,才能真正发挥培训效果,切实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只有对企业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才能促进职工自身素质的发展,发挥员工潜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