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和坏公司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75 浏览:31973

最近,在作为主要投资渠道之一的国内股市投资似乎尴尬异常:虽然是全球增长最决的经济体,A股今年以来的表现却属全球最差行列.越来越多的悲观人士认为,鉴于对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国内紧缩政策的担忧,股市未来数月甚至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价值投资”是我国近年来从专业投资管理人到一般投资者的投资群体所推崇的投资策略.因此,不妨让我们先从估值角度看国内股市价值几何:

目前沪深300指数在2800点一线的动态市盈率已经基本跟2005年的1000点、2008年的1664点接轨,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5倍.这一估值水平也已与增长率接近零的发达国家市场保持一致.然而,市场成交相对清淡,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对股市的投资价值并不太认同而不愿参与.再看看市场中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动态市盈率此时不足十倍.不少银行股的派息率已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回报率.但低估值丝毫不能吸引国内投资者.何至于此

财富管理的其中一个误区是: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随市场的上升而上升,随市场的下跌而下跌.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低迷时不断下调愿意接受的估值甚至追求保本(保本性基金在2005年热销,今天也热销),而在市场火热时不断上调风险意愿,甚至积极追逐风险.结果不需多说.


这一误区还直接导致在投资决策中混淆了好公司和好价值的区别,或是对价值的指标视而不见.以众所周知的中石油为例,巴菲特当初以3元左右写H股(当时每股净资产2元多)是价值投资,可我们的“价值投资者”在数年后以48元/股在A股写入同一公司的股票,还是“价值投资”吗

价值投资的精髓并不在于机械地选时和选股.而在于根据与历史估值与行业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来判断是否值得介入.而且,成功地关键更在于坚持.翻查了一下2008年四季度的证券报刊,结果非常有趣:大部分对市场的分析文章当时都做悲观预测.有一篇不带预测性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现摘抄部分如下:

2008年11月5日的股市继续下跌,上证指数已经3个交易日连收新低,令市场估值水平再度下探.昨日,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2.62倍、平均市净率1.95倍,沪市两率分别为12.42倍、1.96倍,深市为13.67倍、1.87倍.两市市盈率比上轮熊市底部还要但两成.上轮熊市最低收盘的一天是2005年6月3日,当时上证指数盘中探至998点,报收1013点,沪深A股市盈率为16.19倍,比现在的A股市盈率约高两或多.

上述报道提及两个时殴部是市场确窦处于底部,而估值信号又非常明显.但根据估值入场的“价值投资者”寥寥.根据历史规律,当某个市场低迷至人人谈及色变而惟恐避之不及时,长线机会已悄然而至.当无人敢轻言底在何方时,底可能就在脚下.

巴菲初写高盛,写完后都经历过30%~50%的下跌而被笑舌,但是回过头来看发现.股神还是股神.

说到投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投资重点应在于传统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政府设定了在五年内争取令劳工收入翻倍的民生目标,令纺织、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因人力成本增加而必须面临长期压力.但另外一方面,一线劳动者收入的显著提高会明显增加他们对中高档商品和怎么写作的支出,从而令方便食品、乳制品类、中档以上烟酒类、旅游业等消费行业具备长期潜力.

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行业会是钢铁、航空等,道理简单:成本用外币支付的行业人民币升值,成本下降.有人可能质疑钢铁这一“非朝阳”行业的投资价值.然而,目前A股股价最接近资产净值而且股息率最高的正是它.请记住:好的公司,如果股价过高,是没价值的.而一般的公司,如果贱价卖,则是个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已实现财务自由的高资产净值人群,除了通过股市来把握上述投资主题外,还可通过并购企业(直接参与).又或是通过产业基金、私募股权、风险创投等(间接参与)投资实体经济中的相关领域,以寻求高风险前提下的高回报.“新36条”的颁布已进一步扩宽民营资本投资实体经济和捕捉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中不同机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