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文科的重要性路径

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913 浏览:94909

摘 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打破壁垒,相互渗透、融合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但是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略,找准学科发展定位,打造特色文科品牌.

关 键 词:理工科院校文理融合文科定位特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12-02

当代社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科技发展等,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即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出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均衡,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综合实力,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文科,以此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校的软实力,这既是理工科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理工科院校设置文科专业的必要性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还要从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文化素养等方面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具有四个要点:其一,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其二,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其三,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四,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应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


1.文理交叉是时怎么发表展的趋势.文理分家的教育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而现代科学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大科学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距离的缩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壁垒被打破,它们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正如牛顿所说:人文与科学“在山下分手在山顶相遇”.适应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理工科院校发展人文学科,文理渗透,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的选择.

2.文理融合是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工业文化时代的“专才”,而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商、智商兼具的复合式人才.而目前片面的专业教育状况令人担忧,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会出现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文理相隔如山,壁垒森严,这种机制塑造出来的“人才”,如何在知识经济社会担当大任?时代向人们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文理渗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方式.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则是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从研究方法论上说,一个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既需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也需要直觉、联想、灵感等非逻辑的感性思维,只有抽象逻辑思维,而无形象思维是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198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理工学院的罗杰尔思佩里博士,以令人信服的科学事实证实了人的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缺一不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左脑和右脑功能的同时开发,抽象逻辑思维与形象直觉思维的共同辅佐.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内容.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即是避免技术对人的异化所采取的对策.

4.文理兼备是创办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精神的健全是大学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覆盖面都非常广泛,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尤其拥有强大的基础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同时又有许多交叉科学和新兴学科,使学科群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具有旺盛的生长点.

在众多学科中,人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综合性大学,也是理工科院校的精神筑基学科,正是它构成了一所大学文化性格的内核,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历史证明,没有人文学科丰沛的学术滋养,其它学科将有沦为技术化、工具化的危险,最终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现代大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流的人文氛围,就称不上现代意义的综合大学”,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内一些卓有远见的理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华中工学院等,就已领先一步,恢复或开设了人文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理工科大学也把目光投向了人文社科领域,成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这些院校已基本完成综合性学科布局,改变了以往“以理为主,兼有经管、人文学科”的局面,实现了向综合性学科转型的目标,从而奠定了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强调教书育人和传承知识是大学教育的传统.如德国的洪堡大学把人文情怀的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知识的重任赋予了大学,美国高等教育则进一步强化了大学应当具有怎么写作社会的责任感.由此,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社会怎么写作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规定.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情怀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就对当代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综合化发展:一方面是指综合性大学要有更大的学科包容面;另一方面则尤其要求理工科大学尽快实现综合化转型,在保证工程技术和应用性优势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路径

理工科高校的文科有别于综合性大学,文科建设不能一味循着综合性大学的培养道路,实力上也很难与之分庭抗礼.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出奇制胜,要善于把后发的劣势变成灵活的优势.在设置专业时根据自身在全国高校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找准自己的学科发展定位,既要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又要依托理工背景,着力创办特色鲜明的文科专业.因此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就成为理工科院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由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文科的学科地位总体偏低,基础较差,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设立专业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怎么写作理工类学科,奠定本学科基础.在这一阶段,文科定位应是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怎么写作,增强本专业及与之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选修课,如文学、社会学、劳动关系、政府管理学、国际关系、法律、哲学、心理学、音乐以及美术等学科,作为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有益补充,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积累相关的文科师资,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许多重点理工科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设文科专业,怎么写作学校的学科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使理工科学生通过必修与选修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全面发展.其二,通过师生与学生交往影响学生,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气质、价值取向与人格魅力,影响理工科学生.课下,理工科学生通过与文科学生的交往,受到文科学生的言行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2.找准发展定位,确立专业方向.理工科院校与传统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前者很难与后者的专业水准竞争,理工科院校文科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确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和学校现有的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社会竞争力.所谓的学科交叉,并不是直接将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生硬地嫁接起来,而是既要利用优势学科,又需要保持本专业本身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地形成一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跨学科组织学术创新团队开展学术研究,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文科发展策略,就是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在它的课程中,有45%的是文科,但是以其所拥有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科为基础.例如它在管理领域取得的优势,就是与工业生产、工程科学联系密切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新兴学科相关,这样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3.形成特色,走向成熟.学科要发展就不能满足于辅助和怎么写作的地位,必须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能够满足自主发展的一定学生规模、专业数量和学科层次,要形成一定的学科群.扩大学科规模,然而这种扩大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科种类的多和全,应该更加重视学科的质量和学科间的相关性,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追求的目标,准确定位文科发展的方向之后,就要力求形成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的文科结构和特色,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设置合理、协调发展.

4.怎么写作社会,特色培养.鉴于文科教育和科研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理工科院校的文科设置应该打破固守书斋的传统办学模式,及时调整和改变思路.要密切关注现实,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地方需要不断调整学科方向,提供理论参考和咨询怎么写作,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怎么写作.同时,还要坚持学科品格,不随世俯仰.如果在强调怎么写作的过程中,忽视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其科研和人才培养就会失去依托,最终会导致怎么写作功能的丧失,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总量和质量.因此,在理工科院校中构建大学精神,人文学科尤其要凸显其文化作用,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作者简介:段继红,文学博士,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工作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王桂华,讲师,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工作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责编:若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