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提纲,解决“大”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432 浏览:81991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虽然近年来的课改中有不少教师对作文评改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单方面地对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费时、费力、低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于是又有人开始学生互评,运用这种评改方式,使学生参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语文教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互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首先,学生互评少了些“含金量”.作文评改是一项大工程,大至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小至错字语病、标点修辞等,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一个挑战.班里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作文很出色的学生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作文平平,况且还有少数几乎找不到作文感觉的学生.当然,经过老师的示范、指导后,部分学生能够发现其他学生习作中的明显不足,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旧只浮于表面,写的评语也只是一些套话,有时甚至出现明显的点评失误.其原因很简单,教师只能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去修改,至于学生如何去发现,能否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是需要以一定的写作功底为基础的,不是教师用一两节课就能教会的.


其次,学生评改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还没有将作文教学课程化、系统化、序列化.学生只能在每学期教师的几次作文讲评中零零星星地获得一些写作知识,再加上思维局限,他们习作评价关注的通常是词句、书写、标点符号,而对于选材立意,乃至布局谋篇就说不出所以然,更不用说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了.然而,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这些“大问题”恰恰是一篇作文的核心价值所在.中高考阅卷中判为四类五类文的依据不正是因为因为这些“大问题”吗?

虽然学生评改存在诸多不足,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将教师的评改与学生评改二者相结合.通常的做法是:学生互评后,教师再把作文本收上来重新再批改一次,这样做自然增加了工作量,所以,如何在教师的评改与学生的评改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做到既省时省力,又能为学生下一步的修改提供有效的帮助,才是作文评改方式改革的关键所在.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作了一点尝试:巧用“小”提纲,解决作文评改的“大”问题.

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一个好的写作提纲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先写提纲再作文,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由于应试的原因――不少教师认为,考场作文时间紧迫,考场作文先写提纲似乎不现实,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提纲也不知不觉与我们的作文渐行渐远.于是我想,何不让学生先写个提纲,在下笔作文之前,我先给其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不都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吗?于是,我尝试先让学生写提纲,然后老师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如果提纲中能明显发现学生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这些大方面存在问题,我还会要求学生重写提纲,直至合格为止.提纲合格后,学生方可动笔成文.这样,老师通过批改提纲,可以解决作文评改的“大问题”.

基于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的主旨不明确、详略不当、描写不细致等不足,以及教师评改效率的需要,我拟定了一个记叙文提纲的格式:

《》写作提纲

题目:

主要内容:(150字左右概括)

主旨:(30字以内概括)

详写:(30字以内)

重点描写:(重点描写的内容每项用20字以内概括)

①――――――――――――――

②――――――――――――――

③――――――――――――――

这样一份提纲,条理清楚,一目了然,教师批改省时省力.我曾经比较过,全班按50人计算,粗略地批改一次作文一般需要三至四小时,而批改50个同学的提纲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从学生方面讲,构思好以后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这份提纲,即使不合格修改,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不至于全文花上个把小时写完才发现自己做了无用功.

批改提纲时,合格的提纲我往往写上一两句激励性的评语,学生下笔作文信心大增,不合格的提上一两点修改意见,学生根据老师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或重写.经过老师把关后,学生下笔时心里有底,态度也更认真.

批改提纲,教师从大处着眼,解决了学生习作的“大问题”,作文评改就完成了第一步――教师评改.接下来,教师再通过学生互评、自评,从语言、段落、标点、错字等细部着笔修改.这样就降低了学生评改的难度,解放了教师自身,也保证了作文评改的有效性.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