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37 浏览:157212

摘 要: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主要讲述教师如何做好乡土地理教学的设计,提高自身的素养,为更好地把乡土地理素材引入课堂教学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乡土地理教学的引导者,把乡土地理材料应用到教学中,构建开放式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 键 词:新课程理念;乡土地理;开放式;综合能力

乡土地理是学生生活区域的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学生时常接触,但学生对这些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乡土地理素材.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多积累乡土地理信息,多收集对教学有用的地理素材.因此,教师要多留意和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如家乡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湖、四季冷暖、风俗人情以及面貌变化等.还可以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上关注与我们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关注新闻热点,捕捉与家乡有关的地理新闻,养成在生活中时时留意、处处收集地理素材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关心和收集乡土地理素材,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其次,要及时对地理素材进行整理.教师要把收集来的地理素材,及时地进行整理和归类.最好自己建立一个乡土地理电子材料库,把积累整理的素材进行分门别类、剪辑、组合存放在里面,以供教学时查阅、应用.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乡土地理教学的引导者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的优势,将乡土地理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乡土地理材料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1乡土地理教学,能体现新课程开放性的理念

乡土地理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以及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对乡土地理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修改教材中过时的内容和数据,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时代性,从而对地理知识的价值有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参观、考察等活动,构建开放式教学.

例如,在第一次上地理课的时候,我不是急于根据教材来安排教学,而是先做一个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是否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陵县人.结果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然后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生活的地方的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土壤、气温、水源、生长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再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条件等方面总结前面内容.让学生很自然地就知道地理课学习了什么,又使得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

2乡土地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协调与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入周围发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让学生分析探寻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地理学习的工具,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学校所在的县区图、市区图、省级图上查找熟悉的地方、地名,如学校、医院、车站、学生家所在的村组等,能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能让学生综合分析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

3乡土地理教学.能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实现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的转变,增加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结合身边的乡土地理资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来之不易,感受先人们的拼搏奋斗精神,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将来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把乡土地理贯穿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感到亲切、直观,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灵活多样,还可以唤起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作者单位:安徽省南陵县漳溪初中)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