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结尾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75 浏览:29209

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拿来比喻作文,说的就是结尾的重要性.结尾的好坏关系到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生辉;一个拙劣的结尾,就可以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化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或笔势雄健,发人深省.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作文结尾的写作,还应该谨记写作作文结尾时的禁戒.

一、几种结尾不可取

(一)没有结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来评价一件事情,认为那样做事情才是完整的;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一点.作文没有结尾,有好多文章结尾时常常是不当止而硬止,还没有把文章写完,文章的结构还不完整,主题还未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就封了笔.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全面表达,而且结构明显不完整,是不成功的作文.之所以会出现作文没有结尾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写作时间紧张,收笔匆忙.因此,我们要够合理地分配审题立意、编提纲打草稿、润色修改的时间,并为最后的誊写留下足够的时间.

(二)写得太长

有的同学十分重视作文结尾的写作,总是喜欢在作文结尾时再次概述全文内容、再次重申主要观点,并试图通过作文结尾再次展示自己优美的文笔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就把作文结尾写长了.可是,在中心已经表达清楚,事情已经叙述完整,形象已经鲜明突出,事理已经阐释明白之后,这样的结尾未免有些画蛇添足.文章该停不停,忌拖泥带水、芜杂不堪,无论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还是对观点的重申,都有重复累赘之嫌,而试图通过作文结尾来展示自己文采的做法,也非常没有必要.结尾毕竟不是作文的主体部分,如果写得太长,会让人觉得作文结构不合理、不匀称,作文结尾还是应该追求“水到渠成”,该收笔时即收笔.

(三)偏离中心

一般情况下,在为作文拟定标题、确立主旨、选择材料、设计开头的时候,我们是会充分考虑并关注到是否切题这一问题的,因为此时审题任务刚刚完成,切题方面的有关要求及有关信息在我们大脑中还比较清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写作进程的深入,当运行到作文结尾的时候,就未必像开始那样凡事都有所考虑、有所顾忌、有所照应了,于是,结尾跑题、离题等现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文章的结尾与中心不一致,结尾未与主题照应,忽视了结尾与文章中心的统一性,而影响了中心思想的表达.

二、作文结尾技巧

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道“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这样就很好地照应了开头,升华了主题.

技巧二:言为心声,抒情议论.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检测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检测丑恶.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既可以用于记叙文中,也可以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愿望.


技巧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文章《枣核》的结尾这样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技巧四:水到渠成,自然收束.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刻意写什么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什么象征意蕴,该停笔就停笔,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一个好的文章结尾不用专门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技巧四:巧妙发问,引入深思.

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作者在结尾巧妙发问,引发读者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可以体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脉相承不能割裂.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学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学生的“诗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