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03 浏览:118821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重心也正在发生着关键性转变,特别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已由熟悉农事操作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向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从实践教学的对象转变为实践教学的执行者,身感实践教学对农学专业大学生满足新时期社会就业需求的影响.基于此,针对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新时期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农学专业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舞台的提前演练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其教学内容不同高校划分标准略有不同,主要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多个环节,而这些内容又分散于农学专业大学生的二三年级,甚至四年级,这样分散而周期长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农业院校理论教学(特别是非农专业课程)课时过多,严重影响了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更不利于农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科学实践发展观也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如何把握农学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善实践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了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一、从学校角度进行实事求是的教学改革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趋向于综合性大学,而农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此同时也因为教学安排的需要被迫去适应,严重忽视了农学专业实践性强、周期长的专业特点,降低了农学专业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且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大农业院校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配备上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硬件建设也达到了空前之好,但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偏少也使得良好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实事求是地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特点进行农学专业学生课程的设置和调整,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出更多的时间,也为农学学生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二、从教师角度加强自身建设和技能提高当今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技能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基本可以满足新教改形势下的实践教学的需要.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各个课题的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即将参加的实践教学的课题内容提前进行实时地辅助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随后的实践教学中对即将开展的课题有整体的把握和自我思考过程,便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和理论教学知识融会贯通和消化吸收,也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奠定基础.另外,作为实践教学的实际执行者,在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特别是毕业论文,这样做并不是帮助了学生,而是剥夺了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教学的机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三、从学生角度激发学生学农的兴趣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才是实践教学的主体,而学校和教师都是为之怎么写作的客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抑制了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学农的浓厚兴趣,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很被动,动手实践变成了农学专业学生的压力,这样做不仅妨碍了学生对理论课教学知识的领会,而且阻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当下应该从入学初就要向学生展示出学农的大好前景,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农业;然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老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无论在生产实习还是毕业论文设计,都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使学生身感自己是所参与课题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四、结束语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教改的大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学农的兴趣,并根据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加以鞭策,使得学生主动地实践农学专业教学内容;同时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自身建设和技能提高,辅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地领会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农学专业学生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