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话教育的智慧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94 浏览:17204

承担专业育人工作的班主任,每天都要解决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找学生谈话,是班主任解决学生问题最常用的方法.语言是班主任的基本劳动工具.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目中是举足轻重的,班主任的语言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有时候,一句体谅的话可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有时候,一句安慰的话抚平学生心中的委屈;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让不自信的学生找回自信;然而有时候一句不恰当的话,则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反感甚至自暴自弃,成为班级工作的不稳定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所以,掌握话语权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自觉提升个人在品德、知识、思维等诸方面的修养,锻造“得心应口”的语言艺术气质,彰显班主任人格魅力.

一、谈话教育要把握六大原则

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上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也.”这说明,我们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教育学生时,要调查研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真实心脉,找准应对策略,有的放矢地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谈话教育要掌握六大原则: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被班主任突然叫到办公室的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他们会一边自检一边猜测,是主动避重就轻承认错误,还是等等老师发落.这时,学生会特别注意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甚至是察言观色.此时,班主任应立即开门见山,快速进入谈话主题,坦诚表明谈话的目的,不绕圈子,才有助于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说真话,表真情.

2.放下架子,拉近距离

在谈话伊始,学生尚不清楚班主任的态度,尤其是平时与老师接触少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拘束、紧张、惶恐不安、望而生畏的情绪.这时,班主任应话语自然、风趣、热情,尽量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和戒备心理,一开口不宜把问题说得太重,以便随后交谈的顺利进行.

3.真心热诚,委婉迂回

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犯错误,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他会觉得所有人都对他不好,由此产生一种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防御心理,一犯错误心中就会先想好对策.对待这类学生,不宜强攻.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只会让学生防御的心理准备更强烈,不利于交谈的展开.所以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需要肯定,“肯定”是学生中的阳光.班主任此时可采取委婉迂回的策略,先以真诚的态度,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消除学生的顾虑和防御的心理,随后再切入正题.

4.心平气和,尊重人格

造成个别学生交谈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某个班主任刚接手班级,在他心目中威信不够高;有的是经常挨批评而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是学生破罐子破摔,认为谈话也无济于事.此时,学生通常会昂着头,不看老师而东张西望,不愿正面回答问题.这时,班主任切忌烦躁,要做到:不教训、不、不讽刺、不挖苦,而以尊重的态度创设和谐宽松的谈话氛围,心平气和、鞭辟入里地分析其中的原因,让学生从内心深入处认识自己的错误.

5.倾听诉说,允许辩驳

不“先入为主”,要善于倾听,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依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请他们指点迷津.此时哪怕班主任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他(她)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老师对情况不明,不听学生诉说,不让学生申辩,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不但会糊涂“断案”,造成“冤检测错案”,而且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大打折扣,不会使班主任的威信一落千丈,还会对学生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6.疏导引领,寄予希望

有的学生平日表现较好,自尊心较强,偶尔犯错,容易产生“这下完了”的受挫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心情沉重.对待这类学生,班主任此时轻在批评错误,重在开导鼓励,应及时引导,对学生表示充分信任,使之增强进步的信心,不宜重棒打下,使其自尊心丧失殆尽.

某些学生某段时间表现良好,或在某方面有了进步,往往期待肯定和表扬,尤其是主动找老师谈话的学生,这种心理尤为强烈.此时班主任不宜忽略或有意长时间考验,应利用学生这种期待心理,因势利导,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另外提出新的更高的希望,通过适时激励,促其利用正面心理扩大“战果”,以利于他今后的进步成长.

总之,在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通情达理,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得以借助谈话内容和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绪和想法;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得以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谈话对象的体验以及学校管理因素、谈话对象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谈话问题的实质;也只有通情达理,才能使班主任能够恰当运用谈话技巧,把自己的真诚、理解以及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建议及措施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取得反馈.

二、谈话教育要运用六大艺术

1.幽默风趣,以柔克刚

幽默不仅是一种快乐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体现了一种宽容的胸襟.说话幽默的班主任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对于教育者来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让人接受”(海因兹·雷曼麦).

2.正面激励,鼓舞士气

正面激励也就是日常通称的表扬,它是以语言信息的正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在对表扬甚为重视的当下教育环境中,表扬的浅层次运用,降低了表扬的功效.近乎泛滥的“你真棒”、“太好了”、“太有才了”引发学生的“抗药性”.当一阵狂热之后,表扬逐渐回归到理性状态——表扬可表扬之处.特别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正如魏书生所说:“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糖果故事.事件处理得堪称经典.语言里没有训斥和说教,表扬的四个优点,让当事人心悦诚服,促使他将心比心,开展自我反思教育,明白了自己的错误.3.抓住契机,反而激将

反激励是以语言信息的反作用力刺激话语接受方按照话语人的意向产生反应,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请将不如激将.”它是以激燃自尊心为目的的语言艺术,所以班主任在运用激将法谈话时要注意话语对象的自尊心是否强烈.同时注意话语时机和分寸,还要以毒攻,反被毒伤.

4.软化“话锋”,委婉润滑

委婉是语言的“润滑剂”,它使日常教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内容,通过曲折迂回的含蓄语言比较得体地表达出来.例如,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女生因生理状况请检测的场景,这时一般用“特殊情况”来委婉表达;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一般称为“学困生”、“潜能生”;有意和学生谈心,我们问题用看似很无意的“随便聊聊”开场.总而言之,因为班主任的语言对象以未成年的学生为主,他们的身心不稳定,对话语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更感性,更直接.所以,在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有时语言的委婉比直白效果要好.由此可知,在语言交流中软化“话锋”,隐藏“话语目的”,运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穿刺话语软着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肢体语言,拨动心弦

配合语言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就会收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激励时竖起大拇指;幽默时用严肃的神情反差刺激;模糊时配以“难得糊涂”的肢体演绎;委婉时投以诚恳、传单的眼神等.另一种是脱离语言文字独立使用,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气略凉的日子,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面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的老师没有暴风骤雨,没有苦口婆心,只是默默地起到旁边,脱下外衣,盖在了学生身上.老师用肢体符号书写出关爱的语言,拨动了在场学生的心弦,诠释着无声的力量.

7.眼睛发电,送去关爱

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通过眼睛——心灵的窗户进行信息传递的,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触及“听”者心理情感基点,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故对于处于敏感、叛逆期的学生来说,班主任老师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应力图实现“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震撼,达到语言的最高境界——尽在不言中.例如,面对即将进入中考、高考考场的学生,千方百计都化作了一个相信必胜的眼神或一个加油鼓励的握拳,在安静的自习课上,用紧锁眉头警醒不专心的学生,又不破坏学习氛围岂不是两全其美;特别是当学生处在极端情绪的心理状态时,无声的关注或许更受用.


班主任艺术的魅力根源是爱,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和呵护.班主任只要以师爱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抵达学生的心灵,给学生送去力量和目标,学生一定会张开腾飞的翅膀,鹏程万里.

(作者单位:丹阳市折柳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