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要进行适性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36 浏览:81774

一直以来,如何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困扰着广大聋教工作者,也引发了聋校语文的教学改革,但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受听力障碍影响,聋生的语言学习滞后,思维发展缓慢,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差.因此,聋校语文教师应正确使用课程内容、教材等,从聋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有效的交流方式,在教学中扎实提高聋生的沟通和交往能力,为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一、尊重聋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受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院校少,相关专业培训不足的影响,聋校大部分健听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由于缺乏继续学习与深入研究的精神,即使接受过师范院校特殊教育的教师,其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相对薄弱,无法正确定位语文教学,不能从聋生的特点出发进行适性的教学活动,导致聋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交际等方面发展缓慢.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人性化的教育,也不可能获得教育自身的尊严和价值.语文教师要尊重聋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切忌傲慢地以常人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聋生学习汉语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特殊性,他们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有自己的特点.听力障碍不是导致聋生语文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聋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合理运用自然手语

在我国,语文课程学习的内容是汉语,是有声语言,是聋生的第二语言,聋生的第一语言是自然手语(聋人手语).但是,许多聋校的语文教学常把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教聋生,并作为第一语言来评估和考核聋生的语言能力.

汉语和自然手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对聋生来说,学习汉语需要自然手语作为相似度检测语言,具备较高的自然手语水平是聋生学好汉语的基本条件.然而,聋校多数教师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没接受过手语语言学专门培训,对手语的语言性质、语言价值、手语发展、手语与汉语的关系、手语语法、手语语用等问题都不很清楚,不了解口语、书面语、指语、手势语、手势汉语、自然手语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因而手语沟通能力较低.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多数教师基本上使用的是手势汉语,即把《中国手语》中单个的词汇手势依照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因此,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聋生看不懂教师的手语、教师看不懂聋生手语的情况大量存在,使得语言教学高耗低效.

聋生语文学习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语言沟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聋校语文教师要运用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制订课程目标、确定教学标准,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自然手语,合理进行自然手语和汉语的转换,使教学更贴近聋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应该进行现代语言学、手语语言理论、聋生语言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教师应该研究聋生的学习方法,包括研究聋生语言习得的规律、手语和汉语在聋生语言获得中的关系、聋生在汉语学习中的偏误现象、聋生汉语学习水平的评价等.其次,有必要开设与语文教学配套的手语课程,提高聋生自身的手语水平.

三、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近年来,有关聋校使用什么样的语文教材已成为学界争议的一个焦点.当前,聋校使用的教材有三类,一是聋校语文实验教材,二是普通学校语文教材,三是校本教材.普通学校语文教材是为听力健全儿童编写的,听力健全儿童与聋童学习汉语的规律不尽相同,这套教材不适合聋生的语文学习.聋校语文实验教材内容陈旧,有些内容的编排顺序不符合聋童的汉语学习特点.基于两套教材较为明显的不适性,一些聋校便自主选择或编写校本教材.但由于编写校本教材的教师对聋校语文课程和课程标准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在教材的选择、取舍方面难免有主观性和随意性.

因此,在教材实用性与逻辑性不强的聋校语文教材改革阶段,教师要学会用好教材,在明确聋校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围绕聋生学习汉语的共性与目标,多维度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对聋生进行适性教学.首先,可以在整体把握聋校全套教材的基础上,抓住不同年级的训练点,进行纵向的联系,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缩小已学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距离,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把聋校语文教材第二册里的句子“妹妹去儿童乐园”与第三册里的“老师带同学们去动物园”联系起来进行句式的训练.其次,可以在普通学校教材中收集教学点.如健听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就具有相当丰富的口头语言词汇,基本能运用一般的语法结构.普通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出现了有一定篇幅的段落与短文的教学内容.而小学一年级的聋生学字就是学字词、学句,从学字词到学句,对于聋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在使用普通学校教材进行句子教学前,要从教材中摘取关 键 词组,在大量词语搭配训练中体会常用的语法规则,为理解、掌握和运用句子做好准备.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语言训练的联结点,把生活中的所见作为教学内容.比如公告栏中的通知、活动的海报、亲友之间的对话内容,等等.也可以将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生活情景相联系,让聋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因此,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聋校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的做法.

四、严格落实书面表达

爱表演、善模仿是聋生的一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手语朗读以及表演可以帮助聋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许多聋生能够用手语或其他肢体语言把所学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一旦落实到书面作业,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手语的语法系统与汉语的语法系统完全不同,聋生若按照手语语法把流畅的手语表达内容以汉语书面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如按英语的语序把各个词语以汉语的形式写下来,将是令人费解的语序颠倒、缺字少词、语意不通的乱码材料.手语“朗读”、“背诵”与“表演”,在理解字词句段意思的层面上以及师生间互相沟通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但严格落实书面表达训练,才是提高聋生汉语能力的法宝.


聋生汉语书面表达训练要从“少”、从“早”、从“导”做起.“少”是指字数要少.从看一幅图、一个手势想出一个词语写起,积累书面词语的量.“早”就是从一入学就要开始让学生有写的意识,尽早让他们养成动手写的习惯.“导”是指要引导聋生乐于写、知道写什么、懂得如何正确写.教师要引导聋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细心感悟,并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可以是“每日一句、一段”,从最贴近聋生的生活内容开始学写,如“今天,我看到了等想到了等”等.聋生书面作业特别是日记的批改,要尽量面批.因为受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经常词不达意或词汇贫乏,教师面批时通过询问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他们所写的内容进行指导,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在以用促学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五、课堂交流要关注每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普通学校,健听学生与教师之间“口耳相传”即可进行沟通与交流,上课时学生只要面对教师,甚至不看教师和同学,通过语音就可以进行学习.而聋生只能“以目代耳”,视线能到达之处才能接收到信息.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健听教师常常忽视了聋生的这个特点.教师进行个别提问,一个聋生面向教师用手语回答,只有教师看得到回答内容,其他聋生都只能看教师的反应.聋生只有在他们最拿手的手语互动中,才可以交流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提高课堂上聋生之间的有效交流,首先要从聋生的座位安排做起.以让他们能互相看到为主导思想,一般可把桌椅排成弧形.其次,教师在充分意识到聋生之间互动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日常的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注意提醒聋生把视线投向发表意见的主体,不论这个主体是教师还是同学,并提醒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看完之后的意见.聋校语文教师要切忌只重视师与生之间的互动.

聋校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师,更是特殊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是因为教师受到普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形成了教学的思维定式.因此,在把握好语文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注意区分普通学校与聋校语文教学的异同,进行适合聋生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注意上述问题,处理好关键与特殊的关系.

(责任编辑钱丽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