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要与社会现实相融合

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38 浏览:15682

摘 要:历史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是使学生成为大写的人,为学生的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丰满的生活世界.《中学生<弟子规>导读》恰好符合三位一体的教育境界,将本书的内容和思想与历史课堂两者结合,会让历史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 键 词:历史教学;社会现实;《弟子规》

一、从《中学生<弟子规>导读》的内容入手,历史故事阐释,引发思考

《中学生<弟子规>导读》以八个部分、二十讲来阐述对《弟子规》的解读.首先从《弟子规》的历史由来、丰厚价值、研习方法及“总叙”的解读入手,着重概述健全人格、提升境界、创造博雅人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要诀;接着从“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等几个方面加以解读.这部书巧妙地将让德育教育思想的点滴通过《弟子规》的解读,毫不费力地让德育理念巧驻学生心田,让人得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和积极健康心态的启示和教育.这正好与我们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谋而合.

例1: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故事:远古时代,舜的父亲和继母时刻想杀死舜,而舜却每次都能智慧脱险,且依然孝敬父母,毫无怨言.舜的行为感动了尧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让他继位成为一代帝王.

感悟:在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敬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在父母亲发脾气、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样孝敬,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做得更好.

例2: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故事:著名外交官沈宏在《周总理的国宴与联合国秘书长的午餐》中回忆了第一次参加国宴的情景:周总理向来宾敬酒,走到外交部工作人员的专桌时,见到她扎两条辫子,素面朝天,便幽默地说:“你们外交部怎么把孩子都带来了?”参加国宴应是正装出场,当时她穿着灯芯绒的裤褂,因没赶上外交部的专车,一双布鞋还沾了点泥等这件事让沈宏刻骨铭心.

感悟:穿衣服需注意整洁,要以自己的身份和场合来确定穿着.穿衣服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整洁大方、舒适贴身的衣服不但自己穿着舒服,也给别人亲切的感觉.

二、从《中学生<弟子规>导读》提及的历史人物入手,感悟人物精神

在阅读时,笔者特别留意了著作中所涉及的中外古今历史人物,如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刘邦、孙中山、、钱学森、罗斯福、杜鲁门、莎士比亚、泰戈尔、罗曼·罗兰等,这些都是现在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也可以把《弟子规》的内容引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思如何做人.

例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人物一:孟子有言:“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人人需要关爱,父母也需要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这说明父母同样也需要子女的爱.

人物二: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告诫我们要珍爱生命,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有希望,有了生命就有了拥有一切的可能.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尽心呵护我们,为了父母也要珍爱生命.

例2:财务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一个国家要繁荣昌盛,需要勤俭节约;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需要勤俭节约;一个家庭要兴旺发达,同样需要勤俭节约.

人物一:主席省钱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个补丁的睡衣.

人物二:2005年媒体报道,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在与应邀赴港的贫困大学生交流时说,他到香港至今40余年,没上过一次歌舞厅,没去过一次,现在每餐半碗饭、一点肉、一点青菜,一餐消费10元钱.令所有学子深深震撼.

感悟:爱是一种互动,爱是一种交流.笔者很欣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只要我们走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有时只是举手投足间的一个举动,或是毫不费力的一句话.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和体会,教育处处都是美的乐章.

像这样的例子,在本书中还有很多.

《弟子规》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可以固“本”培“根”,丰富学生的人生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学生在经典中陶冶情操,形成胸怀宽广、庄重沉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