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的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76 浏览:142431

摘 要: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纪律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纪律教育理论: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良好的纪律会带来更多的自由,重视内在纪律.

关 键 词:蒙台梭利纪律教育自由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07-1952),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初期曾从事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后来又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研究,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其中纪律教育是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蒙台梭利从儿童发展观出发,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增强儿童的“内在潜力”,①并使其按照自身规律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她极为反对传统教育派将纪律当做维持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手段,为此,她提出了纪律教育理论.

《小人国》中几个镜头,引发了我对蒙台梭利纪律教育思想的思考.

镜头1:

两岁的锡坤,正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他喜欢探索,他想知道巴学园的垃圾桶到底有多大.所以有段时间,他把小朋友的鞋子、玩具、衣服等都放进比他人还要高的垃圾桶,然后盖上盖子离开.第二天早上,老师在小朋友还没入园的时候把垃圾桶里的东西拿出来等

镜头2:

锡坤在活动室探索,把活动室里的东西都弄在了地上,他兴奋地满地跑,大李老师就一直在锡坤边上面带微笑地看着,等锡坤探索累了,再和他一起整理等

镜头3:

守门员池亦洋连续丢了三个球,急得用手拦球,大李老师判他犯规.池亦洋不服裁判,与大李老师发生冲突,还破口骂人,被请到反思角等

镜头4:

池亦洋抢了佳佳的棍子不还,后来扬言要掐死佳佳,被大李老师请到反思角等

从前两个镜头我们发现巴学园的老师对于爱探索的锡坤的“破坏行为”,一直是保持冷静观望、不打扰的态度,给予了锡坤充分活动的自由.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锡坤不是在巴学园,而是在普通的幼儿园,那么他的探索行为,会不会被老师看成是单纯的破坏行为而被严厉禁止呢?我想,很大可能是会的.在我的实习记忆中,老师就是严格控制着小朋友,让他们循规蹈矩、听话.就连最能体现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幼儿也是一步一步跟着老师画,经过了老师的允许才能动手.一边是儿童的自由、天性,一边是刻板的常规、纪律,可以说,孩子的自主性已经被这种传统教育压抑得几近窒息.

蒙台梭利严厉批评了传统教育派在纪律教育中不恰当的强调纪律,贬抑儿童自由的做法:“我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个性的,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②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蒙台梭利眼中的纪律.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的内涵,我大致理解为有以下几点:

(一)纪律教育≠压抑自由

在电影《小人国》中,小朋友是一群自由的臣民: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活动的场所,如晨晨和南德在外面草坪上玩娃娃家,而有的小朋友在滑梯上玩,池亦洋领着一些小朋友在另一片泥土上玩,还有小朋友在室内.他们还有选择何时吃饭的自由,如晨晨在等南德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勉强晨晨吃东西,而是尊重她的意思,等她想吃的时候再热.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充分活动的自由,锡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这些自由,普通的幼儿园小朋友可能并不拥有.

纪律教育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纪律,而不是一味制定一些军事化的常规:教师请小朋友坐的时候,大家都坐好,没有声音,手脚放好,似乎这就算是有纪律;教师请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强制性地不许他们发出声音,这也算是有纪律;甚至,老师规定不许小朋友怎么做,而小朋友只要听从了,就可以称之为守纪律.可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中,这种孩子只是彻底丧失本性的人,不是有纪律的.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教育的前提是:一个人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按照自己的准则调节自身行为.③

(二)纪律教育≠放任自流

蒙台梭利教育中虽然十分重视“纪律”,同时更重视“自由”,但是蒙台梭利的自由性并不是对孩子的放纵,而是对孩子的教育.镜头3、4中,池亦洋违背原则及犯错后会被请到反思角,这种教育方法就算在普通的幼儿园也是很普及的.

蒙台梭利对“自由”作过这样恰如其分的界定:“孩子们的自由,就其限度而言,应在维护集体利益范围之内,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和粗野行为,就应加以阻止.”

(三)内在纪律是纪律教育的关键

我觉得蒙台梭利纪律教育理论有两点独具特色:

第一,她阐述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纪律与自由并不对立,而且二者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统一.一方面,纪律通过自由而获得.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他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而非强迫手段培养的外表纪律.另一方面,良好的纪律会带来更多的自由.孩子们通过练习,“使他们在学会各种动作的过程中获得了秩序感,并形成了纪律.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受到训练,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了,他们不但已经知道怎么样去做才是正确的,而且他们已是经过自我完善的个体,克服了通常的年龄局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在就已征服了自己的未来.”④可见,当儿童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养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就会加快自身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由.

第二,她提出了发展儿童“内在纪律”的理念.

蒙台梭利说:“内在纪律是将要产生,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探明纪律的道路.当儿童将其注意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不仅为他提供有益的练习而且提供错误的控制的某种物体时,纪律也就产生了.”

在她看来,“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他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而非强迫手段培养的外表纪律”.可以说,真正的纪律,不是靠训斥、棍棒、惩罚训练出来的,而是幼儿由于活动需要,建立在积极、主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儿童就能在活动中理解纪律,进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集体规则,形成“内在纪律”.可见,这种“内在纪律”一方面能够解放幼儿内部潜在的力量,另一方面能够将这种力量向着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

而如何培养这种内在纪律呢?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中提到了“肃静练习”.

“肃静练习”是蒙台梭利纪律教育中的又一个闪光点.这个练习“就是让孩子们完全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倾听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呼喊名字的声音;细心地完成各种协调动作;不碰撞桌椅、用脚尖行走;使孩子们的天性、运动能力和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如小游戏“山谷回音”:让许多孩子轮流检测扮为山谷一头的人,对着山这边喊话,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并重复.教师要指导喊话的孩子,让他们喊的声音依次逐步减弱.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实际上它能够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安静倾听的能力.正如蒙台梭利所说:“通过反复的‘肃静练习’,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增加幼儿在工作中体验纪律的持久性.”


在《小人国》这部电影里,我觉得纪律教育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而在普通的幼儿园,在这方面或许还存在着欠缺.我觉得在幼儿园,纪律不是强迫孩子完成什么事情,而是自发地,慢慢形成自觉行为,教育者必须采用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赢得自由.也就是说,对儿童的训练应帮助儿童把限制他的活动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减少.

注释:

①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12页.

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20页.

③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112页.

④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第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