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中对明文和议文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29 浏览:17660

高考地理试题中的非选择题要求答题的思路要清晰,答案涉及的知识点要全面,结构层次要分明,逻辑要合理.

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准确、简洁,要让读者一目了然,能清楚地知道所说明的事和物.议论文最大的特点体现在结构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要求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合理.


所以,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就很能体现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征和要求.考生只要有这样一个思路,在答非选择题的时候把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特征及要求套用进去,就能使这类题迎刃而解.地理非选择题的题干要求往往有:指出等特征、说明等特征、简答、分析等有指令性的词语,我们可从这些指令性词语中得到要作答的方向,确定应套用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说明文在试题当中的具体表现:

例如:2010浙江文综卷36: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在这里只需要说明纬度低,不需要阐释纬度低线速度大,节省燃料.答案也只说了海运便利,不必解释距海近,海运量大,便于对大型航天器的运输.答案也没有进一步地去描述地形平坦开阔和人口稀少如何对航天有利,因为没有必要.这就是高考地理非选择试题当中对说明文的应用.

议论文题材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题干中提出了论点,要求考生找出论据及要有论证过程.

例如,2010全国文综卷1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本题(论点)题干已经给出即地形、气候利于葡萄种植.(论据)甲地位于图中罗讷河谷地,(论证)河流谷地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论据)甲地位于45°N附近在中高纬度地区,(论证)在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在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此题的论点——论据——论证前后呼应,结构严密,论证有力.

议论文题材的第二种,考题要求考生先答出观点(立论),然后自己找论据并加以论证.

例如2010全国文综卷136(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答案:(论点)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论据)此地夏季炎热干燥.(论证)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论据)鹅卵石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论证)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论据)鹅卵石白天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气候日温差大.(论证)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