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文写作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29 浏览:12361

语文教学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的尊严与价值更多地体现于他们独特的思想中.而作文就是把思想诉诸文字的一种有效方式,议论文写作尤其如此.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作文教学,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和情感观.

如果一个学生不爱思考,是非观念差,即使他懂得谋篇布局的方法,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为文章是思想的表达,思想是文章的根基.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仅仅讲些结构、技巧之类的东西,那么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难上加难的.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需要,更是为学生以后更长远的发展考虑.

一、教育契机要做到“三个结合”

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社会现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也会不断出现.青少年社会阅历浅,判断能力欠缺.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引导学生去认识并解决问题.例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拜金主义、奢侈之风的盛行,一些人为了捞取金钱不择手段.面对这一现状,作文教学中可以出些相关的题目,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吗?”“金钱是万能的吗?”等引导学生来认识这个问题,让他们明辨是非,端正思想.这样密切联系现实的命题经过探讨和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的认识水平一定会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同时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更深.

和语文课本密切结合.语文课本选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是写作各类文章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教育点,及时提出命题让学生写作文,以便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拓宽外延.一些文章塑造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如屈原、文天祥、史可法等,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可以通过写评论文章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

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中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单纯而又天真,向往美好事物,可塑性强.同时情绪又易于波动,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时会出现片面的言论和不当的行为,如过分讲究衣着打扮、反对纪律约束、厌学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去比较、去辨别,在作文中畅谈自己的看法,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道理、懂得分寸的目的.

二、作文命题要把握“三个原则”

首先是“小”.“小”就是大问题小题目,题目越具体越好,或就某事件发表评论,或就某一现象发表看法,或就某一作品(漫画)发表感想.总之,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如“论青年人应追求怎样的美”这样一个作文话题,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华君武的漫画《系列化妆教育》.在领会漫画主旨的基础上,我再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各种常见的化妆品广告,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美?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关系如何?把大量金钱和精力耗费在化妆上对不对?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均能选择自己的切入点写出不错的作文,而且不少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其次是“活”.“活”就是灵活,给学生立意选材的自由度.一个话题,可提供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几则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从不同的侧面发表见解.如就批判社会上的腐败、贪渎现象,我给学生提供了几则古今廉洁奉公的正面典型,以及因索贿、受贿而被绳之以法的反面典型.让学生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去分析认识.这样出题,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最后是“新”.所谓“新”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紧跟形势,联系社会动态.其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对老问题发表新见解.如学习过《叔向贺贫》,可以提出“不择手段治富,也可贺吗”等发散性问题.这样变换思维的角度,老材料就生成了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写作训练要做到“三个坚持”

为了使作文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认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有三个坚持,即坚持写前诱导、坚持指导学生修改、坚持“树样板”.首先要坚持写前诱导,利用生动的导语,如古今中外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写作,使学生形成创作冲动.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其次是写作完成后,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作文,坚持当面指导学生修改,以求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最后是坚持在每次作文中选出一两篇佳作修改,以此作为“样板”供学生观摩学习,好的可以推荐给报刊发表,这样能给学生下次写作带来动力和信心.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有契机、有空间与学生的思想碰撞.学生作文水平和思想境界的双重提升,是语文“教书”与“育人”功能的良好体现.

(责编莫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