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模块教学编排计划与疑难问题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44 浏览:25430

摘 要:本文就高一地理三个必修模块阐述了教学的编排计划,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 键 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课程标准模块教学

200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宁夏作为实验区已是第九年.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式由重“教”转变为重“学”,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新课程“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的情况下,许多中学遵循教学需要和课标要求,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逐步实施高中地理模块教学.

一、课程开设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为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高一必修课程安排.

按照宁夏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必修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在高一开设,依据整个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来看,首先要开设必修1,必修1为自然地理,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和原理,才能解释必修2和必修3中的许多问题,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才能应用于必修3区域地理中.

(三)新课程教学工作.

高一第一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少部分为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规律、原理的推理、验证和应用,这些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较多、教和学的节奏需放慢些,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想象的空间.

高一第二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大部分和必修3为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主要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还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通过活动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教和学的节奏要稍快些.

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必修1.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时不够:通过对必修1与必修上册(人教社2003年12月第1版)实际需要课时的对比分析,发现每周2课时不能满足高中地理必修1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必修1新授课至少需要30个课时,必修上册新授课需40个课时,两者之比为0.75:1,而必修1实际课时数与必修上册课时数之比约为0.67:1(按必修上册每周3个课时,必修1每周2个课时计算).按比例计算,必修1至少应增加10个左右的课时才能达到原必修上册的教学要求.

2.针对学生:基础差,困难多,兴趣不浓,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内容:空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呈现方式多,理解较难.

4.教学效益:课时紧,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输理、轻学习能力培养.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必修1的规定周课时数是2,仅是原必修上册规定周课时数3的三分之二.

2.必修1的内容与必修上册相比只少了一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原教材中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必修1又增加了许多“活动”、“问题研究”和“案例”,看上去必修1的章节是少了,但不少内容是原来许多节内容的压缩,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

3.学习进度超前于其他学科教学进度.如大气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等在地理学习时,物理、数学等学科还未讲到,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否则学生理解困难.

4.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只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了比较笼统的规定,导致教材的知识点、教师把握知识点与课标编制人员所默认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在教学时受老教材的影响都会补充相关知识,因此教学时间显得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适当增加周课时数.每两周增加1个课时.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至少可以将必修1的教学时间安排得更长些,因为必修2和必修3内容易理解,教与学的节奏可以快一些.

(三)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果以上前两点要求均不能满足,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1.深入钻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抓住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宏观的阐述,因此通过集体备课,在时间紧张的背景下应该选择最核心的知识和最重要的能力,而不面面俱到.并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参考教研室的相关建议,将核心知识点列出来,要求每一位老师都掌握深度要求.

2.灵活处理教材中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活动和案例.

(1)大胆舍去教材中一些设计较难的案例.

教材中有些活动设计明显较难,对教学内容的帮助不大,可以大胆舍去这些活动或者活动的一部分.

(2)将一些活动内容进行推后处理.

教材中的有些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并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但有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深入开展,应推后进行学习.

(3)淡化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些活动设计较难,对高一学生处理时应淡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只能作为阅读内容去了解.还有些活动开放性太强,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完成.

3.重视学情分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较低,学生应该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自主学习、案例等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在“做”中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二是在“图”中学,建立空间位置关系.三是在“思维”中学,培养地理思维方法.通过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采用多媒体手段,化解难点,增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复杂变简单,文字变图形,静态变动态,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增加课堂容量,适当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手段的必要性和适切性,能用板书、板图的则用板书、板图,能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则不用多媒体.

总之,高一地理必修模块在教学活动中要统筹安排时间,认真分析课标,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力争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