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科渗透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67 浏览:92768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产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一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可见,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渗透着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关点,并相互渗透,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受益无穷,

一、渗透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由来已久,语文与历史学科有丰富的知识交汇点.自古以来文史相通,每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各种文学思潮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徜徉其间,如坐春风.苏轼的作品磅礴大气,意境开阔,让我们感受到他博大的胸怀.但当我们了解了王安石变法、新旧党派之争后,知道了在新旧势力的争斗中苏轼仍能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就能更好地触摸到他那一颗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赤子之心.屈原的作品令人神游万里,瑰丽奇特,但当我们了解到他的美政理想,他忠君爱国的人生经历,他的宁溘死流亡也绝不向邪恶势力妥协的勇气,我们就更能深刻地理解他为什么如此痛苦地吟唱;还有司马迁因伸张正义受刑却著“史家之绝唱”;柳宗元新法失败,天涯沦落而谱《琵琶行》;陆游一生抗金方有《示儿》篇等历史知识的渗透,让我们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切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灵!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身就为语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我们的写作不再空泛无力.相反,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厚重,一份深邃,一份永恒.

二、渗透地理知识.发挥拐杖作用

有人说,历史、地理是学习语文的拐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动地体现了两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渗透地理知识,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会开阔视野.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六国论》等文章时,可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地理形势,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他四处漂泊,历尽沧桑,而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正体现了由东至西的遥远路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

三、渗透政治知识,让人生多一份智慧

文以载道,我想这“道”最主要的是做人之道,是一份做人的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多角度多侧面来剖析问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扬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指导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告诉我们应摒弃道家无为的人生观,在有生之年积极有为.政治思想的渗透,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份理性和从容.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音乐与文字的整合中感受作者或愉悦、或感伤的情怀;从文字勾勒的画面中去捕捉作者或细腻、或粗犷、或高昂、或低沉的生命之音;从阅读中体会科学带给我们的疑惑与惊喜.

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想要做到活,我们就要摒弃学科本位的思想,让各学科互相渗透,方能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当然,我们作为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是责无旁贷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七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