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起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68 浏览:16282

论文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悄然兴起.本文就城乡结合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转变教师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来论述,力争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窘境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所突破.

关 键 词:高效课堂城乡结合部高中历史主体性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一直放在寻求好的教学方法上,强调要有好的教师、好的教材以及好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接受知识的学习者"怎样学"这一根本性的问题的研究.直至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才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得到广泛重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已然成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尤其是城乡结合部高中历史教师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育者都意识到学习不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构建适合新课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实施高效课堂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做好组织工作,帮组学生尽快建立起合适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为4-6人,每个教学班为8-10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组员需经过多方面考虑组合在一起,如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和性格比较活泼的同学或者是学习优秀生和学习待优生分在一组,这就是"异质合作法",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同样学习优秀生安排在一起,这就是"同质合作法",这样有利于更深层次的提高等等.学习小组成员不仅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参与,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点评.历史学科有些内容特别是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来讲,从而改变教学中"嘴+粉笔"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展示的学生或小组经过充分准备和展示,不仅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教师反馈和点评之后,每个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一些学习技巧.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来说,也许刚开始展示时,有些学生因基础较差、准备不充分或紧张等原因,展示效果可能不理想,甚至很差,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组员的补充而得以完善,并不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不会影响教学的计划进度和教学质量.

3.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历史活动相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历史活动相结合.课外的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创造之源,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为依归,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现"课堂中心"向"生活中心"的转变.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普遍存在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特点.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课外的行动却常常是敏捷而自信.课堂外开展的历史活动常常弥补课堂内的不足.笔者深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学习,乐在其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才能具有活力.

二、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所以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研究问题的平等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不仅能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效地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高效课堂上,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启发思维的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面对高效课堂的全新挑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历史教师应牢固树立自我发展意识,积极参加培训和自我进修,参加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新课程实验观摩、研讨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推动者,与高效课堂一同成长.

三、改变现行的评价机制,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正如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诚然考试只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指挥棒.城乡结合部学校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历史只是迫于升学压力和应试考试,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者连那些对历史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也没有将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打心眼里认为学习历史没有实用价值,所以根本不花时间或花很少时间学习历史,更谈不上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城乡结合部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极其尴尬境地.

为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局面,就必须解决现行学业评价体系的种种弊端,笔者认为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历史学科评价加强自评、互评、师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才能更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广泛地收集各界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2.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要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力求打破以往将笔试作为唯一的考试手段的局面,还应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目标领域,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和评价.比如: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既要关注评价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各自发展的需要,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的比较与评价上.教师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现在跟过去比,此时跟彼时比,从而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使评价真正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

总之,高效课堂为学生打开学习历史的窗口.高效课堂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整体.课堂仅仅是一种表象,一种呈现.我们还应关注课堂背后的东西,比如说导学案与备课、班级管理以及教师评价等等.只有把这些基础做足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